当前位置: 财务司
财务司
广东省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创作演出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05-05-27 16:52 来源: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 2005-05-27

    建国初期,广东的艺术表演团体基本上是以戏剧、曲艺为主的民间职业剧团,文化系统只有6个专业剧团。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各艺术表演团体逐渐改革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到1999年文化系统的艺术表演团体达140个,包括的剧种及艺术表演形式有戏剧、话剧、木偶、皮影、杂技、音乐曲艺、音乐剧、交响乐、现代舞、芭蕾舞等,其中粤剧、潮剧、汉剧、雷剧、白戏剧、西秦戏、花朝戏、正字戏、白字戏是广东省独有的地方戏剧种类。目前,全省除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外,还有民间职业剧团348个,个体演职人员2680人,时装表演队9个,文化艺术经纪与代理机构24个。全省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各类文艺节目自1957年以来累计共76.8万场,观众8.24亿人次。

    五十年间,广东省文艺工作者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先后改编、创作和演出了一大批既反映时代精神又有鲜明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优秀剧(节)目,社会主义文艺舞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在参加国际和全国、全省性的各类文艺比赛和展演活动中,获得奖项共达1500多个,其中粤剧《魂牵珠玑巷》、《伦文叙传奇》、舞剧《南越王》、话剧《新居》、《春秋魂》、潮剧《陈太爷选婿》、曲艺《雏凤新声颂伟人》等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共有15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2人获“文华表演奖”。

    广东省在全国首创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集中地展示了舞台艺术的成果,促进了全省文艺创作的提高和发展。如首先创办于六十年代的“羊城音乐花会”已举办过六届,在海内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广东艺术节”,“羊城国际粤剧节”、“羊城艺术博览会”、“国际潮剧节”、“国际舞蹈节”、“深圳大剧院艺术节”等大型艺术演出活动也越办越好,文化活动形式向专题化、规模化发展,并继续开拓新的高品位的大型艺术活动,如广州交响乐团,1993年元旦在全国率先举办了采用每年同一时间、同一剧场举办一场以所在城市命名的交响音乐会——广州新年音乐会在友谊剧院亮相以来,以走进剧院欣赏音乐会这种形式迎接新年的观众越来越多,1999年更将广州新年音乐会移师至新落成的星海音乐厅。作为高雅艺术之主要品种的交响音乐,如今已不仅仅专注于大都市,1999年元旦期间,广东全省城乡新年音乐会超过50场,新年音乐会已成为时髦的新品牌。

    结合“国庆”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成功地主办了一系列大型的庆祝和专题纪念性文艺活动。如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型文艺演出《百年梦圆》、1999年迎澳门回归大型文艺演出《同奔五彩路》以及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戏剧展演、大型演出《共和国礼赞》等活动。1999年,全省共有10台优秀剧(节)目晋京参加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展演,“广东号彩车”和“佛山醒狮”也赴京参加盛大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首都群众游行系列活动,受到中央领导、艺术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

    广东省共有艺术表演场所76座,观众座位7.9万个。广东省经过对原有的剧场改造后,艺术表演场馆档次有了较大提高,在舞台声光效果、观众舒适度等方面均得到较大改进,吸引了大批国家级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家前来广东各地演出。特别是近年来省会广州与珠三角地区逐渐推行院线运作模式,激活了珠江三角的演出市场,纵横交错的院线使省会剧院有了强大的依托,城乡文化差别得到缩减,四乡群众就近可看到国家级世界级艺术家的精彩演出。1998年落成的广东星海音乐厅,更是目前我国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完善、具有世界水平的多功能艺术演出场馆,世界级的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世界钢琴演奏大师阿什肯内齐以及国内著名的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等都曾莅临演出,至1999年底已经组织演出334场,其中外国演出团体演出 31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