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十五”时期南京文物保护成果显著(之一)
发布时间:2006-06-05 14:15 来源: 编辑:yin
信息来源: 2006-06-05
六朝古都,十朝都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7处,2003年7月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世界的瞩目。
南京市文物管理部门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将文物工作“五纳入”即:把文物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的规定,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开拓了新世纪南京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文物保护的科学规划管理
南京市现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3个,从事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2005年从业人员22人,收入合计1547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500万元;支出合计451万元,其中人员支出65万元,人均支出29409元;年未固定资产原值1521万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8662平方米。
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十五”期间在完成《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南京文物保护紫线规划》,并完成市区、郊区文物紫线的划定工作;指导或参与编制了《颐和路公馆区民国建筑保护规划》、《牛首、祖堂风景区保护规划》、《门西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及普德寺、栖霞山千佛崖、栖霞寺、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馆、朝天宫西部、萧憺萧恢墓、南朝石刻、郑和墓、静海寺和天妃宫、民国建筑、民国公馆区利用、石城风景区、幕燕地区、江宁东山地区更新、江宁科学园区改造等保护规划或建设规划;完成了《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开始全面修订《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启动了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完成了普查及填表工作;出台了《南京市文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从法律法规上为南京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十五期间,为了更好地展示南京悠久的文化底蕴,成功主办了南京云锦(保护)国际研讨会,为《南京云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创造了条件;为切实履行文物执法行政职能,成立了文物执法小组,有效地打击了盗毁文物的行为;完成了第三批市级和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全面启动了中法合作汤山葫芦洞南京人化石地点科研项目,举办了“中法合作古人类文化与环境高级研修班”,全国有30多位旧石器考古学家和专家参加了研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博物馆陈列展览活动丰富多彩
南京市现有各类博物馆47座,其中文物部门管理的有14座。
“十五”期未,南京市文物部门12座博物馆,有从业人员353人,具有专业和考古发掘领队资格资质8人,高级职称23人;博物馆馆藏文物8.6万件(套),其中一级品201件(套);2005年举办陈列展览57个,全年参观人次174万人,其中青少年参观85万人次,外宾参观12万人次;全年收入合计381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2025万元,门票收入523万元。全年支出3714万元,人员支出1120万元,人均支出31725元;年未固定资产原值6018万元,公用房屋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其中展览用房1.9万平方米,文物库房0.47万平方米。
“十五”期间市属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332个,南京市博物馆的《六朝风采》、《明都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太平天国历史陈列》,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的《梅园风范》,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南京传统民居》、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的《南京城墙》,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的《渡江战役史料》,南京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的《中国科举历史文物》,南京静海寺纪念馆的《静海沧桑和妈祖文化》,江宁区博物馆的《江宁出土文物》、《南唐二主词书法》,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的《“金陵四老”书法精品》展等作为基本陈列,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南京2470多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伟大成就及文化积淀。
“十五”期间,为配合五届“南京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南京市文物局举办了各类专题陈列展览,通过联票、二十家博物馆优惠年票等形式,极大地融合了南京文物资源,吸引了大批观众走进博物馆,走进艺术的殿堂。并成功地举办了三届“文博之夏”中小学生夏令营,通过博物馆日主题活动,走近红色圣地营员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
为展示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2003年南京市博物馆举办了《南京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为了加强文物交流,2004年引进意大利贝尼博物馆《文艺复兴美术藏品》展、《15—16世纪佛罗伦萨贵族服饰》展,引进俄罗斯雅罗斯拉夫艺术博物馆《俄罗斯十九至二十世纪油画与雕塑精品》展;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引进《大漠神话--内蒙古岩画》展; 2005年《民国时期优秀建筑图片展》,赴台湾展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了《南京民间文化收藏》展;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举办了《勿忘国耻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史料图片展》;为配合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龙江宝船遗址公园建成对外开放,南京市博物馆举办了《宝船?西洋?郑和》展览;为配合“5?18”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市博物馆举办了《丝路花雨——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为展示考古成果,南京市博物馆举办了《沐英家族墓文物特别展》;为加强世界历史名城交流,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意大利卢卡城墙历史文化展》;为庆祝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召开,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新中国体育成就展》;为配合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举办了《先进共产党人杰出的代表——周恩来》展览、《争做时代先锋——南京市十佳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展览等等。
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南京,关注南京,热爱南京,南京市博物馆于2005年精心打造了新的基本陈列,将于2006年举办“南京历史文化展”,这个作为永久性的展览,将展出从35万年前的汤山葫芦洞南京古人类人活动史开始,下延到20世纪,整个南京的文明史在展览中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