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十五”期间文化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发布时间:2006-06-19 10:28 来源: 编辑:yin
信息来源: 2006-06-19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会议精神,加强文化建设工作,逐年加大对文化投入的力度,强化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开拓创新,促进了文化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十五文化设施建设显著成绩表现在:

(一)文化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

十五期间,全国文化(文物)固定资产本年计划累计投资239.2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29.76亿元;累积完成投资191.45亿元,竣工项目1661个,竣工面积1229.5万平方米。

在十五期间全国文化(文物)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国文化事业基本建设当年计划累计投资169.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91.62亿元,分别比“九五”同期增加43.76亿元和41.86亿元,增长34.9%和94.1%。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额为136.3亿元,比“九五”同期增加34.46亿元,增长37.9%;十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项目1088个;竣工面积338.9万平方米。全国文物事业基本建设本年计划累计投资52.7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7.08亿元,比“九五”同期增加4.4亿元,增长19.5%。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额为38.4亿元;十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项目227个;竣工面积82.6万平方米。全国各地呈现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最多,设施面积增幅最大,设施改造建设最快的鲜明特点。

十五期间,全国投资在亿元以上的文化设施竣工项目就有:天桥剧场、中国美术馆一期改造工程、北京市海淀剧院、天津博物馆新馆、河北艺术中心、辽宁省艺术中心、大连现代博物馆、黑龙江省图书馆、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黄埔区图书馆、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新馆、江苏省南京博物院展厅、江苏京剧院紫金大戏院、苏州市图书馆新馆、江苏省扬州雕刻印刷博物馆、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浙江省瑞安市文化艺术中心、浙江省舟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浙江省杭州剧院、浙江省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浙江省嘉兴市博物馆、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浙江省红星文化大厦、浙江省杭州剧院、浙江省路桥文体中心、浙江省嘉兴市文化中心、福建省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书画院、山东省图书馆、湖北剧场、湖南省长沙田汉大剧院、湖南大剧院、湖南省博物馆陈列楼、广州芭蕾舞团业务楼、广东省广州市艺术博物馆、广东省深圳南山书城、四川省成都市图书馆、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深圳市盐田区文化艺术中心、广东省珠海市图书馆、广东省东莞玉兰大剧院、海南省图书馆、成都市川剧艺术中心、云南省图书馆、陕西省秦俑博物馆二期工程等42个项目。

(二)国家加大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投资力度,引导地方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

十五期间国家加大对中央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投资和建设规模进入历史最好水平。国家通过对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馆扩改建工程、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大修、国家话剧院、中央歌剧院、西藏的布达拉宫等三大寺庙的维修等工程投入的导向政策,引导地方加大对当地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法国巴黎、韩国首尔、埃及和马耳他等文化中心的落成使用,启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工程。

(三)各地建设了一批标志性大型文化建筑

十五期间,各地省会城市和大城市继续建设代表当地文化风貌的标志性大型文化建筑,突现大中城市的龙头地位。

北京市文化设施重点工程有首都图书馆二期、北京画院画室、中国杂技团教学楼、海淀剧院改造等。筹建开工建成了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电影博物馆、北京市群众艺术馆(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

上海的文化设施与城市的建设得到同步发展,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总投入11.1亿元,建筑面积15.97万平方米。建成的项目主要有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黄埔区图书馆等。

浙江省以承办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不仅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也是浙江省历史上文化设施建设最好时期,全省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总投入达近40亿元。全省文化设施投资规模超过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浙江省美术馆(投资2亿元,2.5万平方米)、浙江省杭州剧院、浙江红星文化大厦、浙江省嘉兴市文化中心、浙江省杭州市大剧院、浙江省路桥文体中心、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浙江省红星文化大厦等工程。

江苏省文化设施投资规模超过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南京图书馆(投资2亿元,5万平方米)、苏州市博物馆新馆、南京博物院展厅、江苏京剧院紫金大戏院、苏州市图书馆新馆等工程。

广东省大型文化设施建设总投入达70多亿元。全省文化设施投资规模超过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深圳书城、深圳福田区图书馆、广东汕头市图书馆、广东省广州市艺术博物馆、深圳音乐厅、深圳中心图书馆、深圳市盐田区文化艺术中心、深圳市龙岗区文化艺术中心、汕头市图书馆、广州芭蕾舞团业务楼等。

十五期间,各地大中城市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全国投资在亿元以上筹建新开工和在建的大型文化设施项目有天津市中华剧院、河北省秦皇岛市文化广场、山西省大剧院、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黑龙江省渤海遗址保护工程、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福建省大剧院、江西省艺术中心、江西省美术馆、山东省东营文化艺术中心、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琴台大剧院、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新馆、广东省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广州图书馆新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汕头市图书馆、广东省汕头市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61个项目。

(四)全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有了突破进展。

 十五期间,全国文化设施建设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优先安排,填遗补缺的原则,建设了一批既有高起点、高科技、高标准的大型文化设施,又有规模适当、标准适宜、满足群众文化活动基本要求的基础文化设施。形成省、市、县、乡多层次、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文化设施网络。

特别是200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2]7号),提出了要“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出台了文化设施建设的任务、规划、资金投入及相配套的有关政策,以及加强文化设施管理和利用的具体要求。为深入贯彻7号文件的精神,原国家计委和文化部针对全国基层文化设施现状,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印发“十五”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计社会[2002]1433号),召开了全国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从2002年到2005年,加大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每年安排1.2亿元补助投资,4年共4.8亿元投资,用于新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经过4年的建设,基本实现全国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

国家设立专项资金补助地方文化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十五期间,仅中央就补助地方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设施项目5亿元。带动了各省、地(市)、县投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资金约12亿元,新建、扩改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1078个。各级政府把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设施和环境,作为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事来抓,在对本地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后,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多渠道筹资,制定了本地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如四川省拟从省财政、省宣传和文化事业建设费中4年共划拨3000多万元配套资金,用于当地两馆建设,并将配套设备的购置也都列入了规划之中,两馆用地全部由地方政府无偿提供。辽宁省也制定了当地与国家按1比1的比例投入文化建设资金;吉林省则计划出资2625万元配套资金,用于16个项目的建设;云南省省级配套资金1280万元,地、州、县自筹1495万元等等。随着各级配套资金的逐步落实,全国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2005年底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的建设目标。

二、十五期间文化设施建设经验

(一)领导重视,政策得力,是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成绩的有力保证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当地的文化经济政策文件。计委、财政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一些省区的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强化中心城市的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将文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加强了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文化设施建设和整个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如江苏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设施建设,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文化设施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和“十五”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在各级政府关心重视下,由有关部门安排建设资金、调拨建设用地、规划立项并明确建设周期,保证了全省一批重要的文化设施顺利开工和建成。湖北省的湖北剧场工程建设,省政府为此两次召开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立项、资金、设计等问题,省委书记办公会集体审定其建筑设计方案,省计委将其列为全省重点工程,省市有关部门为其减免了1000多万元税费等。

(二)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是文化设施建设的有效举措

近年来,一些省区尝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完成的文化设施建设投资中,政府拨款性文化建设投资比例进一步缩小,土地级差调整进行的投资比率增加,多元组合(政府之间、中外资之间、社会其他合作之间以及职工个人集资、参股)的合作性投资项目增加,银行借贷方式运作项目增加。如北京市采取联合开发的办法,建设了长安大戏院、中国评剧院和北京戏校排演场,合作建设资金共计3、66亿元。湖北省武汉市民众乐园同新加坡亮阁私人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外资3.15亿元(包括部分“八五”期间完成投资),对老民众乐园进行投资改造。福建省利用毗邻港澳台地上和著名侨乡的优势,积极鼓励与海外各界人士的沟通联系,争取了一批侨、台港澳、外资兴建文化设施,投入资金约占基建投资总数的三分之一。安徽省由省国债服务部独家赞助了省图书馆新馆扩建工程;马鞍山市图书馆引入私企“宝石娱乐总汇”230万元,建设了1700平方米的儿童图书馆;滁州市由文化部门出地皮,社会力量投资,按比例分成建成了群众艺术馆。青海省建造的省博物馆工程,获得外资捐助55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5%。

(三)加强管理,开拓创新,是促进文化设施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全国各级文化部门在建设文化设施过程中,严格管理,注重质量,在实践中创造和取得了不少新的经验和做法。如江苏省文化设施建设,坚持按基建程序办事原则,建筑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队伍的确定,以及主要工程设备、材料,必须通过建筑有形市场招投标;工程预、决算由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全过程跟踪审计;工程质量必须通过当地质检部门的监督检查把关。湖北剧场扩建工程全面推行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标准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在省里创出了第一。如省保密局全程监控标编制工作,还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市新闻单位对工程实行“四个监督”质量监督、工期、管理监督、廉政,成为省招标投标中心的样板,也成为其他单位借鉴的对象。云南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省级补助的重点是扶持积极性高、项目配套资金落实的贫困地区,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文化厅与各地政府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使文化建设成为县市长工程。这样既集中了精力和资金,投资又发挥了效益。促使全省的文化设施建设基本上按规划实施。福建省在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强化内控制度,单位纪检监察部对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各项招标均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各单位的财物为工程建设资金制定出明确使用办法和规定,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透明,实行民主决策。在建设中,严格各项资金审批制度。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家明确共同的工程质量目标,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甲乙双方尽最大的努力寻求各自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如福建省博物馆工程,在大宗材料采购上采取在与乙方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切割出来实行各方厂家相互竞价的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许多地方在文化设施建设中,开拓创新,探索文化建筑的新和美,突出了文化建筑和区域文化的特性。如:上海市文化建设采取软硬件并举发展,建筑设施标准(外观、装修、空调、消防、保卫设施)得到较大提高;环境要求(化、交通、泛光照明等)进一步优化;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强,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手段大量应用;资源共享和资产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为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总体效益奠定了基础。在突出“特色”方面,文化设施建设规模定位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并和市场经济定位结合起来。

一些省市的文化设施建设依据当地的人文历史、商业状况和居民现状,发展了地区特色的文化建设。如北京市宣武区提出了文化兴区的口号,提出把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要产业,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目标,并规划开发琉璃厂文化旅游园区、大栅栏古都风貌街区,开发了文物艺术品市场,开拓北京南城商演市场等重点工程。

三、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仍然偏少,比例偏低,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

全国现有文化设施陈旧简陋,面积狭小,普遍破旧的状况依然存在。一些省区的省级文化设施亟待改善。全国的剧场、影剧院建设滞后,大多数剧场、影剧院已投入使用几十年,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许多成为危房亟待整修。许多省区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设施破旧、狭小,不达标的比例较大。特别在中西部地区,许多省区的图书馆和文化馆未达标的占很大比例,乡镇文化站没有独立业务用房的占50%左右。

四、“十一五”期间文化设施建设的展望

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理论为建设先进的中国文化指明了方向,也给“十一五”文化设施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希望。特别是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和今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二篇第四十四章中都明确提出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在规划专栏17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中推出了具有对全国引导性的全国重点文化工程。

有了正确方针政策和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怀支持,以及中央对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扶持,“十一五”全国文化设施建设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建设高潮,主要表现在:(一)国家除加大对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故宫博物院整体维修工程、恭王府府邸修缮工程等在建工程投入,力保早日竣工外,还积极准备筹建开工国家博物馆扩建工程、中国美术馆二期扩建工程、中国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工程、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中国歌剧舞剧院院址迁建工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综合业务楼和梅兰芳纪念馆扩建工程等新的项目。(二)全国将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发挥大中城市文化中心的辐射作用。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文化设施,提高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品位,发挥作为全国和区域文化中心的辐射作用。(三)继续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站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逐步改善两馆配套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配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善农村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中央将在欠发达地区新建、改扩建综合文化站2万多个,配备必需的设备,完成对农村危旧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在边疆和地广人稀的地区,采用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为县乡文化单位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

                         (计财司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