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末,江苏省全省有 117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从业人员1955人(其中群艺馆1个、40人);比期初减少3个、137人,减少原因系行政区划调整所致。文化馆中,县文化馆(不含县级市)25个、从业人员397人,均占同比总数的1/5。
全省有1417个文化站,从业人员3587人,比期初减少128个、527人。在文化站中,街道文化站220个,从业人员584人,比期初增加22个、57人;乡镇文化站1197个,从业人员3003人,比期初减少150个、584人。
“十五”时期,江苏全省群众文化服务活动增多,举办展览累计3.31万个,组织文艺活动累计8.92万次,举办培训班累计3.38万班次,结业人数累计118.8万人次,年均分别增长3.93%、6.23%、0.73%、5.27% 。每年还组织各类讲座、理论研讨活动,2005年分别举办396次、432次;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年提供服务2.37 万次。
乡镇文化站(不含街道站)举办展览累计2.53万个,组织文艺活动累计5.92万次,举办培训班累计1.73万班次,结业人数累计61.14万人次。举办展览个数年均增长2.61%;举办文艺活动次数与期初持平。在乡镇布局调整过程中,乡镇文化站减少11.14%,一些地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影响。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需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
“十五”时期全省群众文化经费,收入累计104201.5万元,年均增长12.75%,其中财政拨款累计67269.9万元,年均增长19.1%;与上期同比分别增长29.6%和76%。人员支出累计46129.4万元,年均增长13.77%;比上期增长59.11%。
乡镇文化站(不含街道站)经费,收入累计42397.8万元,年均增长8.67%;其中财政拨款25478.1 万元,年均增长20.9%。人员支出21447.1万元,年均增长10.95%。
“十五”期末,由文化馆、群艺馆指导的馆办文艺团体205个,基层文化示范点430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342个,文化户15391个,群众业余文艺团队1767个。农民自办文化,已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
全省文化馆和群艺馆有计算机674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243个。文化资源更加丰富,提升了群众文化服务的形式与档次。
(江苏省文化厅 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