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末,江苏省文化部门有99个博物馆,其中艺术类10个、历史类39个、综合性49个、其他1个(丝绸博物馆)。博物馆从业人员共计1862人。机构和从业人员分别比期初增加12个博物馆、135人。
“十五”期末,江苏省文化部门管辖的博物馆,共有藏品91.6万件(套),比期初增长15.63%;其中一级品1878件(套)。在藏品中,古代文物50.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16.33件(套)、自然标本1.1万件(套),分别占藏品总数的55.13%、17.83%和1.2%。还有1/4的藏品尚待分类。
江苏省博物馆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3个,计算机481台。藏品登记入账,已由过去的纸质档案陆续转为电子档案,使得藏品登记保管更加便于检索核查。中小规模的博物馆,文物登记入藏率较高。
“十五”时期,江苏全省举办文物陈列展览累计2668个。参观者累计2974.72万人次,年均增长4.18%;其中青少年1196.35万人次、外宾66.47万人次,年均分别增长12.34%、53.28%。悠久的中华文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宾来馆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者有40.2%是青少年。以“十五”期末全省户籍人口计,全年进本省博物馆的国内参观人数占本省人口数的1/10。
“十五”时期,江苏省博物馆经费收入累计71608.6万元,年均增长21.1%;其中财政拨款52111.2万元、门票收入7273.1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9.95%、4.04%。财政拨款占博物馆收入累计数的72.8%。未成年人免票参观,故门票收入的增幅趋缓。
加强博物馆建设,对保护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发展特色旅游,起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随着现在的旅游热、收藏热、鉴赏热,江苏省许多博物馆在办展同时,通过销售文物展览的宣传品和文物的复仿制品、工艺品等进行副业创收;还开展文物保护知识普及宣传和民间文物收藏品鉴定等公益活动,受到来馆观众和民间收藏者的好评。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江苏省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全省文博工作者为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做出了辛勤努力;国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江苏省文化厅 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