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文化市场由总量扩展阶段向层次提高阶段过渡,从初级市场形态逐步走向完善,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05年底,全省有文化经营单位约1.8万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776家,电子游戏厅2072家,网吧5570家,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单位4337家,各类演出单位1771家,艺术培训单位198家,美术品经营单位502家,艺术摄影、摄像单位832家。2005年全省文化经营单位总营业额113525.3万元,比上年增长35%;从业人员12万余人。
从娱乐市场看,2005年安徽全省娱乐场所营业额达到30978.7万元,比上年增长15%。阿里巴巴、阿波罗、璀璨明珠等一批量贩式歌舞娱乐场所的出现,标志着娱乐市场进入质量竞争、品牌竞争、策略竞争的发展时期,促进了娱乐市场的繁荣。合肥、芜湖、安庆等地演艺场所的拓展,成为娱乐行业新的亮点。
从演出市场看,安徽省各类演出异彩纷呈,名家、名团、经典剧(节)目的演出,受到群众欢迎。合肥、淮南、芜湖、马鞍山、黄山等市,2005年共有涉外、涉港澳台演出44项,其他组台演出53项,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26%。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成为繁荣基层演出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2005年全省1301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约演出40万场(次),总收入1亿多元。安庆怀宁新声黄梅戏剧团和蚌埠冯嘴子村花鼓灯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集体。
从音像市场看,安徽省严厉打击盗版音像制品,为正版音像制品发行开辟了市场空间。音像超市、专营店正版占有率逐年提高。安徽地方戏曲音像制品丰富多彩,黄梅戏、庐剧出版830种,发行280万(盒)张。省新华电子音像发行集团成立后,2005年销售额比上年增长20%,发行音像制品1000万(盒)张。
从网吧市场看,安徽省经过整合和政策引导,逐步向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2005年营业额达到58071.1万元,比上年增长53%,成为文化市场本年度增收幅度最大的行业。
从美术品市场看,安徽省消费不断升温,2005年营业额达到4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黄山屯溪老街、合肥城隍庙古玩城,成为安徽省美术品主要集散地。合肥城隍庙古玩城被《收藏》杂志评为本年度全国十大古玩市场。
文化市场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经济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市场总量不足;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监管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安徽省文化市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