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北省专业剧团文化艺术创作亮点纷呈,演出市场进一步活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6年全省98个专业剧团,新创作排练上演(包括恢复、整理、移植)的剧节目266个,演出20667场,首次突破2万场大关,观众达2389万人次,实现演出收入3131万元。与去年相比,剧团数量基本不变,演出收入增加282万元,增幅为9.90%,演出场次增加4806场,增幅达30.27%,创历史新高。
精品不断,亮点纷呈。在筹备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强势推动下,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近年来,湖北省为备战“八艺节”创作了近50台剧目。2006年,湖北省成功举办了“八艺节”湖北省重点剧目选拔赛暨第八届楚天文华奖评奖活动,全省共有5个厅直艺术单位、11个市州文化局20台剧目参赛,经过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审,最终评选出10台剧目为“八艺节”湖北省重点剧目。2006年,湖北省先后有《柠檬黄的味道》、《楚水巴山》、《家住长江边》、《大三峡》、《十二月等郎》、《大别山人》、《三月茶香》等7台剧目在全国各艺术门类优秀剧目展演和评比中获一等奖;另外,《楚水巴山》、《柠檬黄的味道》和《筑城记》入选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这些剧目品种丰富、题材多样、特色鲜明、时代精神强、市场前景看好,湖北省争夺“八艺节”文华大奖打下了良好基础。
面向基层,服务大众。专业剧团演出在深入农村、面向基层方面有了进一步拓展,服务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2006年全省剧团到农村演出12579场,占总演出场次的60.86%,较去年净增3166场,增幅达33.63%,农村观众人次为1509万次,占总观众人次的63.16%,比去年增加578万人次,增幅为62.08%。农村演出场次的增加,也得益于湖北省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加。2006年,湖北省共争取到1200万元流动舞台车购置专项资金,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00万元,省政府安排配套资金800万元,总共采购流动舞台车39辆,分配到有关市、县专业艺术表演院团。省财政厅、省文化厅制订了专门文件,要求各级财政每年配套安排3-5万元舞台车运行保证经费,同时提出了每车每年演出不少于100场的硬指标。这些改革和措施改善了全省专业剧团下乡演出条件,激发了剧团为基层演出的积极性,丰富了我省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
(湖北省文化厅计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