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07年,安徽省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意见,落实省农村电影“十一五”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投入加大。2007年,共投入1830余万元资金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农村公益性放映补贴851万元,省级财政配套510万元,市、县财政落实215万元;省文化厅投入255万元用于购买数字化放映设备。全年补贴放映单位1370余个,投放电影拷贝8476部,购买数字化放映设备76套,加快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展和放映设备升级换代。
二是效益显著。先后开展 “国产新片进农村”、“优秀国产影片金秋展映月”、“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电影展映”等活动;配合省委宣传部开展“党旗映江淮,百花颂和谐——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千场文艺活动”;作为第八届安徽省艺术节重要活动,开展“八艺节请农民兄弟看电影——送10万场电影进乡村”公益放映,扩大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社会影响。2007年,全省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场次达16.6万场,比上年增长5.3%;观众达433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3%。
三是机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省拥有农村电影放映队1376个,当年新增121个;有电影放映员2259人,放映设备1284套。全年共投放农村16mm拷贝6949部,比上年增长68%;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达58.1%,同比增长14.5%。全年全省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收入890万元。
但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设备更新步伐缓慢,全省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设备仅76套,不足总量6%;二是须进一步加强市场化运作,着力提高经济效益。
(安徽省文化厅 刘双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