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生产性保护培训班山西太原开班
发布时间:2012-09-04 08:31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2-09-04

    8月31日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生产性保护培训班在山西太原开班。来自全国各省市区文化行政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相关负责同志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培训。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致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本次培训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山西省文化厅承办,旨在进一步提高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传承者的理论水平,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认识,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建立起一支能够正确把握生产性保护内涵的非遗保护工作队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跃上新的高度。
    培训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既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相关政策解读,也有结合保护实践的生产性保护理论讲授,还有以山西丁村手工布艺、山西老陈醋生产性保护实践为例的教学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生产性保护的理解。此外,培训班还将组织参训人员前往山西临汾市土圪垯手工布艺有限公司、丁村民俗村、唐人居古典家具文化有限公司、薛金生大师工作室和山西老陈醋集团进行参观和现场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员对生产性保护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文明遗存,保留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近年来,在文化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的非遗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传承机制初步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习所建设逐步展开,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生产性保护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目前,全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企业、经营户、作坊约3000余户,从业人员约499万人,通过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培训选择的教学点都是山西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的单位,其中山西老陈醋集团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来源:山西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