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古老非遗,渐成扶贫生力军
发布时间:2018-11-23 15:4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2018-11-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文化和旅游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分析文化和旅游领域扶贫工作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部党组要求,紧扣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结合传统工艺振兴工作,努力探索和实践“非遗+扶贫”工作。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介绍了部分地区“非遗+扶贫”的典型案例,现摘编如下。 

古老非遗,渐成扶贫生力军

    一技之长得以“变现” 

    苗族刺绣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李伊园近两年更忙了,柳州市扶持她建立了苗绣苗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按照“公司+基地+民间手艺人”的运营模式,她将贫困户聚集起来在基地培训刺绣、蜡染,再一起开发苗服、发展订单、拓展市场,2017年销售额就突破了300万元。当地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都通过参加基地培训得以“一技傍身”,成功脱贫,提振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拥有着相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是广大群众脱贫攻坚的重要资源,而非遗扶贫的关键,就是做好“资源变资产”的文章。从2015年开始,柳州市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每月都会推出公益培训“非遗学堂”,邀请代表性传承人、民俗文化学者围绕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开展授课、讲解、展示、互动和体验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近两年,“非遗学堂”还专门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贫困地区设立了分学堂,确保对贫困群众的培训更加系统化和常态化。 

  “目前,‘非遗学堂’在三江累计培训学员近300名。三江同乐乡年均销售侗族刺绣产品已愈2万件,年均产值500万元以上,带动农民增收200多万元,其中88户贫困户352人增收50余万元。”柳州市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主任林园介绍到。 

  有了好手艺的贫困群众,逐步实现了“守着娃、绣着花、养着家”的愿望。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联合当地妇联,推广“企业+贫困妇女”模式,当地多家企业组织贫困妇女参与手工产品设计、制作和包装,企业接受订单后将任务分配,妇女姐妹们将订单任务领回家,闲暇时间即可完成产品。繁峙县晋绣坊的刺绣作品在恭王府展览期间,现场洽谈签约价值9.6万元的订单。通过企业引领带动,380余名贫困妇女居家就业,人均月增收1500余元。 

  搭建平台打通“梗阻” 

  实际上,贫困群众通过政府和企业培训掌握了好技艺,但如果生产的产品缺乏好渠道、好运营、好市场,也会对脱贫的效果产生影响。贫困户通常只埋头干事,缺乏市场开拓的意识和能力,如果不能很好打通非遗产品的销路“梗阻”,势必会削弱群众的积极性。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提出要加大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振兴力度,支持贫困地区探索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搭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展示和销售平台。 

  搭建集培训带徒、宣传展示、旅游体验、运营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是打通“梗阻”的好办法。2018年上半年,广西财政拨付非遗保护专项补助经费574.25万元,重点帮助贫困地区搭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设保护传承工作平台专家对贫困地区传统技艺类项目开展现场指导,重点扶持有市场潜力的传统技艺类项目提高市场化能力。“搭建起来的平台,实现了‘政府+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打通了非遗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上下游。”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确保贫困户自身不断‘造血’,以手中线织绣出生活新希望。” 

  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陆续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等在传统工艺聚集地设立了14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都是建站单位与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合作的基本单元,在这个平台上,各方又吸引更多资源参与其中,取长补短,互利互惠。贵州雷山站引进了多家品牌服装企业,利用企业成熟的现代管理和产销机制迅速有效地实现工作成果转化,提高产品品质。企业则通过参与工作站,更便捷地汲取传统工艺的养分,以滋养和提升品牌价值。 

  此外,多地也探索建设非遗小镇,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围绕“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柳州市柳南区打造起螺蛳粉小镇,带动农民种植配菜、学习技艺和进入工厂工作,据介绍,“2016年,太阳镇村有183户贫困户,如今靠着螺蛳粉产业的带动,已经全部脱贫,全镇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万元。现在的‘非遗旅游’也开展得红红火火。” 

  实现文化旅游共赢 

  传统工艺之外,传统礼仪、节庆、民俗等非遗资源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位于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尧告村,2015年入户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47户,贫困人口937人。依托当地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尧告村通过“唤醒”流传400余年却中断了23年的苗族“三百尧告拉鼓节”,推动当地的脱贫工作。 

  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科的李义成在走访中发现,当地流传的“三百尧告拉鼓节”是广西不可多得的苗族传统拉鼓(鼓藏)文化“活化石”。李义成思考,通过复兴这个独具特色的非遗节庆,会对打响当地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等产生积极影响。于是,他开始全面查阅拉鼓节有关资料,拜访尧告拉鼓节各位鼓头鼓师等传承人,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扩大影响。如今,“苗族拉鼓习俗”已经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复兴拉鼓节为核心,当地正积极引导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当前,尧告村仍有135户510名村民未脱贫,村民在珍视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高山生态种植、民俗文化旅游。”如今,在李义成和村民看来,“人无我有”的特色非遗、文旅体验就是自己的脱贫锦囊、文化自信,“大家心气、干劲都更足了,未来发展,值得期待。”(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2日18 版,作者:郑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