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文化艺术公益培训 让市民幸福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14-12-09 16:36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12-09

    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艺培训,而且是免费的。这主要得益于市文化馆开展的公益文化艺术培训。2013年9月至今,上百堂公益文化培训,让累计500余人次受益。昔日的文化沙漠,正在逐步变成文化绿洲,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文艺活动中尽享文化艺术魅力。

  激情点燃 艺术之梦

  市文化馆舞蹈老师陈敏对着排练室的大镜子,时而云手轻舒,时而莲步慢移……口中不时喊着节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节拍还没喊完,背后一个声音响起:“老师,双手要举过头顶吗?”

  “是的,手伸直,再缓缓升起。”陈敏转身过去,扶着学员的手,耐心地一遍一遍演练。

  这是11月26日上午,市文化馆排练室,一堂免费的舞蹈培训课。

  陈敏的身后,是20多个中老年人的身影。他们没有专业的舞蹈功底,仅仅因为喜欢舞蹈来到这里。

  “这是我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陈敏笑笑。

  清一色中老年面孔,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身形各异,但对于专业舞蹈老师陈敏而言,这些都不在话下,“有适合他们的培训方式。”

  陈敏口中的“培训”,是指市文化馆针对市民免费开展的文化艺术公益培训。

  每周三上午,陈敏就都会按时到市文化馆舞蹈培训班,为学员搭建认识舞蹈、学习舞蹈、爱好舞蹈的免费教学平台,然后从最基础的基本功到展示手、眼、腰、腿的表情和动作,一点一点教起。

  这,仅仅是市文化馆开展文化艺术公益培训的一个缩影。

  自2013年9月起,为让艺术走向千家万户,让百姓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刚落成不久的市文化馆(新馆)专门开办了市民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免费对全市文化艺术爱好者培训。

  “最初看到招生信息时,我们有些怀疑,真的有这么好的老师来教,而且是免费的课程,会不会只是个形式?上了几堂课,我们都非常感动,老师特别认真。”学员们热情特别高。

  “我想报书法班”“我有拉二胡的基础,我想试试声乐培训”……培训学校第一期课程吸引了不少市民积极参与。

  从“半信半疑”到“乐在其中”,市文化馆馆长吴宙用“文化自觉”来形容现在市民对于基层文化生活的渴望,公益文化培训就是要引导市民在文化活动中积极活跃起来,成为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和享受者。

  如今,随着公益培训的持续开展,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支持和参与。

  刘阿姨从小就有“学唱歌”的“洋气梦想”,另她没想到,创办在家门口的艺术学校,圆了她30年的“艺术”梦。用刘阿姨的话来说,没想到艺术这扇大门,也向普通老百姓敞开了。

  “一年前报电子琴班时,我是一窍不通,现在不但能识谱,弹上一首完整的歌曲不在话下。”学员候启珍炫耀着。

  “能在这么正规的场所跟着老师学舞蹈,感觉和以前自己在家学完全不一样,学习效果当然更好了。” 周阿姨坦言学习的快乐让她收获不少。

  “就是要让市民不花一分钱,在家门口就能根据兴趣学习充电,自由选择丰富的公益文化大餐。”吴宙说。

  公益办班 民众享乐

  为满足市民群众文化需求,构建全市公益文化网络。自2013年9月以来,市文化馆秉着“公益办班、民众享遇”的宗旨,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服务,搭建公益文化培训平台,开办了免费的市民公益文化艺术学校。目前市文化馆公益文化艺术培训活动已经成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工作。

  “市民艺术培训公益学校”每年免费为市民开办春、秋两期培训班。按目前安排,学校开设有6们课程,每期10个班次,目前学员200名左右。据吴宙介绍,每门课程在场地的选择、设施的保障、时间的安排上馆里也做了精心的准备,培训项目的老师大多数是市文化馆内的艺术专才。

  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文化惠民”工程活动之一,文化公益培训活动受到市民的喜爱和欢迎。正如吴宙所言,文化艺术公益培训是我市文化馆今后常年普遍开展的免费开放服务内容,为更好地发挥文化馆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文化馆将针对不同群体的需要,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免费课程,全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年多来,在免费学习艺术的过程中让他们重新燃起追逐艺术的梦想。

  “在市文新广局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希望为更多的市民提供各类切实的文化服务,真正满足他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吴宙说,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市民公益文化艺术学校以满足城乡居民文化艺术需求和文化体验的自我实现为目标,下一步将以市级为龙头,带动、扶持基层文化艺术培训的全面开花,按照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组共创共享思路,形成城乡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全覆盖化。(来源:雅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