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广东中山扎实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15-03-31 12:07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5-03-31

  广东中山按照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工作部署,全面统筹,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试点工作。 

   领导高度重视。自中山市被确定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市以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将试点工作列为中山市2015年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项目,并明确写入了中山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由分管市领导吴月霞副市长挂帅督办,同时各镇(区)也将该项工作列为本镇(区)2015年度重点民生工程。新年伊始, 市文广新局局长罗建华即带领党委班子走访了市教体局、市社工委、市电信公司等多个部门,研究共同推进资源整合等问题,并于3月中旬带领专家组逐一走访了30个试点村(居),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组织动员迅速。为形成工作合力,中山市去年底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吴月霞担任组长,市府办、市文广新局、市社工委、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等10多个部门为成员和共建单位的领导小组,统筹制定了《开展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于今年1月份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部门和各镇(区)。《实施方案》印发后,全市24各镇(区)迅速成立由镇长担纲的领导组,结合本镇(区)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并迅速开展了试点选址工作。1月底,全市30个试点村(居)已全部确定,各项工作全面铺开。 

  投入保障有力。为进一步落实试点建设经费,中山市以中央和市财政专项经费为杠杆,撬动各镇(区)和村(居)资源投入,建立起以属地镇(区)投入为主、各共建单位投入为辅的投入保障机制,目前全市已落实资源及经费(含软硬件)投入规模将近1000万元。为加强专项经费管理,提高专项经费使用效益,中山市专门制定了《中央补助中山市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明确规定各镇区必须将中央财政拨付的专项经费勇于试点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确保专款专用,产生更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体制机制创新。在提升硬件建设水平的同时,中山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着力构建“大文化”工作格局,将以市工作领导小组为基础,建立多部门共建共享机制,全面整合文化建设资源,力求打造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一体化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二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管理上将全面引入基层群众自治,最大限度激发基层群众“主人翁”精神;建设上将与中山市“2+8+N”农村社区建设实验相结合,发挥中心在推动实现社会和谐善治方面的效益;运作上将引入社工组织、文化志愿者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进一步增强基层文化发展的动力;服务机制上将重点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为群众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是着力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将着力推进全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将中山市数字资源共享中心、数字图书馆等数字文化服务终端延伸至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群众提供海量数字文化服务资源,打造没有“围墙”的基层数字文化服务枢纽。(来源: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