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8月25日
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工作成效显著
2013年11月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立足西宁实际,发扬“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创建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全市上下按照《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2014—2015年行动方案》和《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规划》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区(县)现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各类文化场馆34个。市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可圈可点,西宁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已进入选址设计论证阶段,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西宁图书馆根据实际积极开展图书馆延伸服务工作,先后建成了3家“阳关书吧”、20家“社区流动图书馆”、10家“少儿分馆”、1处“图书流动服务点”、5家“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20处“电子图书下载机”、1辆“流动图书车”、3家“农民工流动书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提速,四区三县文化馆、图书馆达标建设全面提速,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都已进入招投标、改扩建阶段,建成农家书屋931个,建成乡村舞台160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3%。
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文化活动紧紧围绕昆仑文化、河湟文化、民俗民族文化,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以唐蕃古道为历史背景,精心创作了反映全省人文历史和自然特色的精品剧目《古道传奇》,除在本省演出外,横跨19个省(市)开展全国巡演活动,截至目前共演出120余场,成为我省有史以来年度演出场次最多、观众最多、吸引游客最多的文化旅游剧目;“元旦、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百姓大舞台广场演出季”、“夏游西宁”、“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文化西宁·书香夏都”、“市民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的开展成为宣传西宁的靓丽名片;依托“百姓大舞台”、街道、社区、农村、广场等积极开展的“千场文艺演出”惠民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文艺演出活动2170场次;各区(县)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成了一批特色节庆文化,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明显提高。
三、区域文化合作交流不断加强。按照“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文化馆发展“5+1”战略联盟”合作协议要求,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构想,在本市启动“文化动车—丝路情·夏都行“系列活动,相继完成“文化动车—丝路情·陕西行”走进铜川文化交流演出和“文化动车—丝路情·宁夏行”走进银川文化交流演出,完成“文化动车—丝路情·夏都行”临安艺术家走进西宁活动、西北五省区民间艺术家走进西宁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 “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瓷月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女子瓷乐队专场演出、中国文联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春雨工程”---陕西文化志愿者青海行活动陕青两省书画联展等活动,建立了打破地域限制的文化资源共享机制。
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电子阅览室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和满足群众电子阅览的需要,每个公共电子阅览室按照10台电脑的标准进行建设,在以往的经验和基础上,明确了建设时间和要求,保障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加强并完善了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市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区域集群化管理系统”、“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电子图书下载机”均已建成开通。西宁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通过建立信息网络平台、便民办事大厅、语音呼叫中心、互联网服务等形式,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企业资源,为市民提供文化教育培训、文化资讯、电影节目订票购票、文化社团组织、文化器材租赁等一键式服务,打造西宁零距离文化生活服务圈,让市民足不出户尽享快捷文化。
五、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我市正式成立民间文化协会以来,对全市各类文化团体进行整合,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协会成员单位开展一系列业务指导、评星定级等工作,培育规范化队伍,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艺术服务,2015年评定一星团队22支,晋级团队5支,特别奖励团队4支,为获星团队配备设备,加强扶持。自我市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以来,积极指导各区县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截至目前,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队7支、专业文化志愿者服务队7支,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小分队125支,举办了授旗仪式,制定了志愿者管理办法,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重要补充。
六、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初见成效。研究制定了《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课题设计研究方案》,组建了由20余名高校专家、基层文化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课题研究组及专家咨询委员会,拟定了《西宁市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办法》、《西宁市文化馆管理办法(试行)》等13项文化建设、服务与管理的制度措施。截至目前,已印发《西宁市文化馆管理办法(试行)》、《西宁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西宁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西宁市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西宁市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 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绩效考评办法》、《西宁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专家咨询制度》等6项制度,其余7项相关制度已下发至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
本期发至: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成员,本局各领导,局办公室,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