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资源整合 惠及城乡——重庆市北碚区“碚壳”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探索
发布时间:2014-06-16 16:48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6-16

521日,重庆市北碚区文广新局副局长曾毅在南京召开的“2014中国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上做了《全媒体背景下数字公共文化整合应用探索》的发言,结合8月即将上线的北碚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碚壳”的建构,提出如何“整合”北碚各种资源和力量,以全媒体方式为地区城乡市民提供便捷、均等的数字文化服务的探索。本次会议以“探索·与知识的距离”为主题,由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委员会、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重庆市北碚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它集巴渝文化、乡建文化、抗战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于一身。北碚区因具备相当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我国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碚壳”这一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正是依靠北碚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市民文化需求为导向而建立起来的。

曾毅副局长认为,目前我国已有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存在着四个问题:一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城乡发展差异明显,没有形成区域内统一的保障体系;二是各公共文化单位间缺乏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信息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三是缺乏方便数据交换的覆盖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公共数字文化网络平台,数字资源的分发、传播手段不合理;四是用户需求难以收集,数字资源服务缺少针对性与互动性。

针对以上问题,重庆市北碚区文广新局在考察各地优秀数字资源平台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文化需求,建立了“碚壳”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碚壳”符合了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并且涵盖了技术支撑平台、数字资源建设、数字文化服务等基本内容。“碚壳”不但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还进行了创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碚壳”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整合了北碚区文、图、博、美等各类公共文化单位数字资源及服务,以全媒体方式为地区城乡市民提供便捷、均等的数字文化服务。“碚壳”的整合涉及到内容整合、服务整合、发布方式整合、网络传输整合和影响力整合五大方面。只有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让文化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碚壳”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对北碚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这也是“碚壳”这一文化平台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数字文化平台的地方。

根据曾毅副局长介绍,建设完备之后的“碚壳”,将会对城乡数字文化差异的缩小、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文化资源及服务的全域覆盖、激活各方文化力量等方面产生较为显著的良性影响。

据悉,“碚壳“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建设,现已进入紧张的调试期,预计在8月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