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赣州市以本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对各类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影剧院、社区文化中心和广播电视设施、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卫星接收设施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优化社区和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抓紧规划启东市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报业传媒新闻中心、赣州书城、中心城区电影院体系等,加快推进自然博物馆、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电视演播大厅等建设。各县(市、区)将根据本地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项目,逐步解决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书看报难、看电影难、开展文体活动难、进行公共文化鉴赏难的问题,基本满足城镇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实现市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体活动文化室(文化广场),60%的县建有博物馆。
赣州市创建示范区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配备一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具备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的能力。探索建立流动文化服务站运行、管理、考核、评价、监管制度,落实项目运行经费,协调试点工作所需的人员、设备及服务地点等,制订流动文化服务车的车辆管理办法、目标责任书、运行考核办法等规范。建设一批合格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确保80%以上的乡镇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兴建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采取制定统一标准、地方筹资建设、市财政进行达标补偿等办法,集中县乡两级力量,确保80%的行政村(社区)建立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中心),每个文化活动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60%行政村建立农家书屋,藏书2000册以上。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探索新的路径,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路子,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信息资源供给能力。要加强市级支中心建设,结合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运用多种传播方式,确保两年内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点、50%的行政村建有基层服务网点”目标。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市及所辖县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力争8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