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肥城市是山东泰安市下辖的县级城市,该市通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有效地鼓励和引导了社会各方面人士积极参与公益文化建设,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志愿者队伍。
做法一:层级递进 逐步提升素质
2009年3月,在对基层文化设施使用情况进行进村入户调研的基础上,肥城市启动实施了以“把优秀的文化爱好者培养成文化骨干,把优秀的文化骨干培养成公共文化辅导员,把优秀的辅导员培养成文化服务志愿者”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递进培养”工程。建立起登记有3200多名文化爱好者个人信息的业务文化人才库,针对其不同的职业、特长和业务能力,开展多样培训活动;针对业余文化爱好者,指导组建起秧歌队、合唱团等群众性文化队伍;针对文化骨干,举办不同专业的菜单式培训,提高辐射带动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针对文化辅导员,开展评定星级活动,提升服务素质,培育服务精神,引导其自愿报名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2009年以来,肥城市累计举办培训班24期,对 2600多名文化骨干进行了培训辅导,培育了700多名文化辅导员和400多名文化服务志愿者。
做法二:加强管理 发挥带动作用
肥城市不断探索各类文化人才管理方式方法,建立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管理体系,形成“总分相联、条块结合”的服务网络。在肥城市文化馆成立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俱乐部,负责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的注册登记、日常管理、活动规划和协调运作。根据地域区划、工作单位分组,相应成立文化志愿者服务支队,设在各街道文化站以及重点企业、社区,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文化服务志愿者管理。志愿者俱乐部定期召集文化志愿者,安排编创计划,结合不同时期群众要求,确定活动内容和主题,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培训、文艺演出,参与文明创建、扶贫济困、帮残助老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努力形成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同步提升。
做法三:建立机制 保障工程实施
肥城市将完善长效机制作为激发“递进培养”工程活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了考核督导机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小组督导制度,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列入全市民生实事,把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作为考核文化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列入街镇党委、政府年度考核目标。二是制定表彰激励机制。开展志愿者宣誓、授旗、评比、表彰等多种活动,通过媒体予以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增强文化志愿服务者的工作认同感和荣誉感。制定志愿服务与社会认同相对接的相关政策,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优秀志愿者,引导社会关注志愿服务事业、弘扬志愿服务理念、深化基层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