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1年5月,环濠河博物馆群被文化部和财政部列入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为全国47个项目中唯一的文博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创建工作,南通市围绕放大“环濠河博物馆群”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整体规划,健全扶持机制,完善平台建设,开整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整体规划,提升硬件水平
南通市以示范项目创建为契机,把博物馆建设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结合濠河旅游景区的升级创建,进一步完善环濠河博物馆群的交通、游览、购物、餐饮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让博物馆同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南通市政府以各博物馆为点,在相邻绿地建立纺织文化园、珠算文化园、蓝印文化园等,其间的路灯、雕塑等设施也与各博物馆的标志相一致。目前,环濠河博物馆也纷纷提升“硬件”水平,南通博物苑等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蓝印花布博物馆、珠算博物馆的展陈扩建工程正加紧实施。
二、健全扶持机制 开展特色服务
以博物苑为龙头的“环濠河博物馆群”,共有成员20多家,数量众多,分布集中,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尽管自2008年以来陆续实现了免费开放,但部分博物馆依然门可罗雀,乏人问津。2011年,南通市出台《“环濠河博物馆群”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规划》,完善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专项补贴和考核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环濠河博物加强专业建设、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南通市发改委、财政、规划、建设、国土、旅游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支持各类博物馆做好符合办馆宗旨和方向的重要藏品征集工作;同时鼓励各类博物馆创新手段,在‘特’字上下功夫,提升服务内涵。现在,北濠河桥边,珠算博物馆奏响了世界最古老计算器——算盘的玉润金声;濠东绿地边,蓝印花布艺术馆演绎着蓝白世界的艺术魅力。此外,还有以刺绣、盆景、风筝等为主题、风格各异的专题博物馆。从百年之前张謇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到如今多品类的博物馆群,折射出南通文博事业与城市发展的和谐。
三、加强平台建设 放大资源优势
环濠河博物馆群成员单位,隶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和投资主体,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馆际交流与合作。如何在“群”字上做文章,加强联动,成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南通市积极策划南通博物馆群的特色品牌活动,通过召开馆群论坛,健全合作体制,促进各类博物馆在藏品、人才、设施等要素交流和科研、展陈、开放等活动组织上形成更紧密的合作;通过搭建“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互动平台,邀请市民、博物馆和专家共同探索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各类博物馆结合自身实际,联合行动,面向公众推出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了整个博物馆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南通市将进一步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在“一馆一站”的基础上,形成“环濠河博物馆群”的联合网站,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