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简报】青岛市开发区强化“五个机制”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发布时间:2012-08-13 10:01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2-08-13

   青岛市开发区强化“五个机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激励,多措并举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一、强化经费保障机制,均衡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一是把新建区市民大厦、为169个农家书屋增配图书,列入2012年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二是把新增图书馆馆藏图书、建设131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列入2012年度政府为民要办的实事。三是投资7.98亿元,扎实推进四大文化工程:市民大厦、全民文体健身中心、唐岛湾南岸文化体育公园、北海公园改建工程。

       二、强化文化惠民,保障各类人群基本文化权益

   一是建立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利用市民网络问政、政务微博平台问民情求民意,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建立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基本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开展“老年文化艺术节”、“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外来务工人员艺术节”等主题文化关爱活动。三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参与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民办公助、评估激励等等,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示范区创建,使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

       三、强化人才机制,吸纳和培养创建工作人才

   一是依托“智岛计划”——5年引进培育20名顶尖人才 (团队)、200名领军人才(团队)、2000名左右紧缺人才,重点加强公共文化人才引进和定向培养。二是发挥驻区高校资源集中的文化人才优势,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建成500多人的文化义工库,在全区205个社区推行文化指导员、文化义工、文化志愿者服务,六个街道文联建成率为100%。三是强化街道社区文化管理员队伍建设,加强文化干部的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基层文艺爱好者创作作品获山东省星光奖等奖项10多个,形成50多个群众文艺团队。

        四、强化激励措施,激发全社会创建工作积极性

   一是设立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提升奖,激励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实现“一特(色)数品(牌)”。二是设立基层示范点建设奖励,高标准创建5—10个基层文化建设示范点。三是设立文艺精品创作奖,激励文艺团体制定重点文艺作品创作计划,多创精品力作。今年以来,组织文化进基层活动600多场次,形成“激情大干300天、幸福美好满家园”等一批公益文化品牌。

       五、强化宣传网络,完善创建活动宣传网络

   一是研究制定宣传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创建主题宣传,重点宣传《创建规划》,突出党委、政府如何发挥职责和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官方政务网、黄岛政务微博和手机报等新型媒体,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政策进行解读。三是借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经验,引导媒体关注创建工作自查、督查、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节点和重要活动,调动全体市民积极参与示范区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