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简报】来宾市围绕群众文化需求开展“四化”服务
发布时间:2012-10-16 10:18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2-10-16

进入秋季以来的每天傍晚,在广西来宾市的700多个行政村,会经常看见漂亮的村综合楼旁的舞台或篮球场上,村民或在唱歌跳舞自娱自乐,或与下村开展工作的农村工作队进行篮球友谊比赛,到处是一派和谐的乡村景象。这是广西来宾市在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围绕群众文化需求开展“四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来宾市在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紧紧围绕群众的文化需求,努力提供网络化的设施服务,常态化的活动服务,群众化的队伍服务,机制化的组织服务,有效推进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各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以拓展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和乡村少年宫建设为创新点,实现五级设施服务网络化

来宾市是新建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但为了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宾市除了新建市级“三馆一院”以及改扩建6个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和70个乡镇文化站外,还根据群众需求,于2008年起,就开始在全市724个行政村建设一栋文化综合楼、一个文艺舞台和一个篮球场,至2010年底已经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楼750栋,建成文艺舞台841个、灯光篮球场939个、乒乓球场115个。2011年至今,又将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社区、自然屯和工厂延伸,目前,全市已经在着手建设60个自然屯、3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正在部分工业园区建设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中心。2012年初,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娱乐教育等问题,来宾市开始着手整合资源建设乡村少年文化宫,目前,全市已经建成837个乡村少年文化宫。为保证各场馆均能较好地服务群众,来宾市还为各级文化场馆充实设备,各级电子阅览室均按要求数量进行了电脑配备;各级图书藏量均达到人均有藏书0.4册以上;已经落实经费正在为各级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73辆文化流动服务车。至此,来宾市的市、县、乡、村、屯五级设施服务网络化基本形成。

——以“大展演、大阅读、大培训、大开放”活动为载体,实现文化活动服务常态化

一是以文艺大展演和广场文化活动为载体,带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为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2009年以来,来宾在市区连续年开展以农家展风采,城乡共和谐为主题以“天天演、周周训、月月比、季季评、年年奖”为主要目标和要求的农村文艺大展演活动,让农村优秀文艺队进城为城区群众奉献了多彩的乡村文化大餐。2012年初,来宾市又开始举办了第四届文艺大展演,并一改以往完全由农民文艺队表演的形式,增加了市直部门和企业的参与,通过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每天在人民公园露天舞台轮流演出,为城区群众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今年8月份以来,为进一步创新展演方式,解决基层文艺队伍演出机会少和群众就近观看演出难的问题,来宾市又把文艺大展演延伸拓展至县级每周开展一次文艺大展演、乡镇每月开展一次文艺大展演、村(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文艺大展演,在全市形成了“市级天天演、县级周周演、乡镇月月演、村级季季演”的展演体系,大大增加了农村文艺队上舞台表演的机会。同时,来宾市还在市迎宾广场举办了由企业商家赞助为主的广场文化大展演,与人民公园内的大展演互相呼应,在城区共同打造了永不落幕的百姓舞台。目前,来宾市各级大展演已经成为群众享受文艺表演的大舞台,成为各级文艺队伍培养人才和展示才艺的大舞台,还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开展形势宣传的大舞台。据统计,自大展演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开展演出活动400多场,演出节目3000多个,参加演出的文艺队演员4000多人,受益群众超过100万人次。二是全面开展图书“大阅读”活动。去年以来,来宾市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图书馆、图书室、农家书屋、市直各部门图书室、各级电子阅览室的作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特别是2011年以来,全市各级图书馆和文化站主动开展图书“五进一送”活动,即开展图书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和送借书卡(证)等学习活动,有效拓展了图书服务的方式,有效吸引了读者,提高了图书流通率和群众进馆率。活动中,共开展送书进学校、机关、企业、农村327场次,目前,全市的图书流通率达0.47次,人均到馆率达0.336次。三是全面开展“大培训”活动。按照计划分别开展了对文化行政部门、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及村级文化管理员的培训。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还邀请了上级专家亲临上课,如今年2月份,邀请文化厅专家到来宾市开展创建工作培训; 5月17日,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到来宾市开展创建工作专题讲座;7月份举办了来宾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讨班,对全市40多名处级干部和部分文化部门干部进行了为期45天的培训;8月份,由市政府组织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领导、市创建办工作人员赴广东省东莞、四川成都、重庆渝中区等示范区创建城市考察学习。各级文化服务机构也联系自身职能开展了对农村文艺队、农民工、老人、少儿等的文化培训活动,市、县、乡各种形式的文化培训非常活跃,呈现了规模化、专业化、覆盖广的大培训局面。去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种培训2000多次,受益群众达10多万人次。四是开展大开放活动。除了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认真按照规定执行免费开放外,全市的837个乡村少年宫也全部对外开放,在少年宫里,乡村孩子可以免费参加舞蹈、音乐、书法、绘画、儿童英语等各类培训,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素质教育中成长,为农村孩子,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以组建基层文化队伍、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文化协会为支撑,实现文化队伍服务群众化

来宾市在抓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除了按照要求为各级文化服务机构配齐专业人员外,还针对服务基层,组织实施了来宾市“十百千”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即在全市培养10名基层文化领军人物,在县乡培养100名基层文化骨干,在全市农村培养1000名文化管理员。目前,已经为全市70个文化站配备了不少于3人的编制,正在组织实施724个行政村和社区的文化管理员配备工作,大部分县(市、区)已经通过推选候选人、参加考试、公示等形式有效推进了文体管理员的选任工作。以此为龙头,来宾市还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文化志愿者的选拔、培训、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界人士志愿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进一步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建设和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文化志愿者服务的有效运行机制。同时,还通过各级文化服务机构吸纳和组建各种文化协会,以弥补文化服务机构在开展文化活动中时间、人员不足问题和服务内容偏少的问题。如金秀县桐木镇综合文化站先后成立桐木镇文艺协会、桐木镇书画协会、桐木镇山歌协会、桐木镇民间艺术协会等十八个协会和桐江诗社,即“十八会一社”,这些协会在配合镇党政中心工作,促进群众文化生活,培养文艺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把那些热心文化体育事业的业余文体活动的骨干分子集中起来,根据个人的特长划分文艺、体育、宣传等小分队,由协会会员、会长们利用业余时间对这些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这集中培训,夯实了基层文艺人才队伍的基础。此外,来宾市在开展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还结合文化综合楼、舞台、篮球场建设在全市724个行政村组建了941支农民文艺队、1245支农民篮球队。这些出自农村而又服务农村的文化队伍在活跃农村文化、带动基层文化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以开展“文化结亲”等活动为保障,实现活动组织机制化

一是“文化结亲”活动形成机制。来宾市出台“文化结亲”文件规定了各级各部门开展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责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等,内容丰富、具体,使全市逐渐形成资源共建共享、联合服务的机制。在开展“文化结亲”活动中,市、县领导以及各部门对应扶贫联系点,落实责任,规定每年各级各部门把文艺演出、电影、图书报刊等各种文化活动服务到联系村,带动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资源下移。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单位开展文化进社区、下乡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去年以来,各单位已开展送戏下乡30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200多万人次,送书下乡达20多万册,送电影下乡5850多场,举行篮球比赛1900多场次,观众人数达18万多人次,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部门文化服务形成合力机制。来宾市各级部门充分联系部门实际开展文化建设,主动增设图书室(或文体室)保证本部门的读书活动正常化,利用走道和宣传栏举办书画展,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积极举办部门(系统)文艺展演、巡回演出等,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全市青少年文艺大展演;工会举办农民工文艺比赛;文化部门和民族音乐协会举办全市民族音乐巡回演出;检察院、法院、公安、审计等部门均开展了系统文化建设,从不同的渠道为群众输送文化产品,不断形成文化合力。三是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形成机制。来宾市除了市级财政严格按照创建要求投入文化建设经费外,还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及民间自办文化,如通过招商冠名重大文化活动吸引企业、经济能人投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鼓励地方企业、经济能人带头组建文艺队、自办文化,这样既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也为基层文化活动正常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仅今年以来,全市社会力量出资赞助农村文化队演出就达1000多场次,出资金额达200多万元,受益群众达100多万人。社会力量出资扶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已经成为除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之外的另一重要渠道。四是形成公共文化年度绩效考评机制。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评范围,由督考局不定期对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开展创建工作以及重大文化项目建设进度进行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