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石嘴山市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14-04-26 17:01 来源: 编辑:公共服务司
信息来源: 2014-04-26

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近30亿元,先后新建了市文化馆、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书画院、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民俗文化博物馆、贺兰山生态博物馆、塞上江南博物馆、惠农区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平罗县文化会展中心、10个大型开放式文化体育健身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到2013年底,全市共有市级文化馆1个(国家一级馆),县(区)文化馆3个(其中一级馆1个、二级馆2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国家二级馆),县区级公共图书馆2个(其中一级馆1个、三级馆1个),文化艺术中心2个,博物馆4个,影剧院3个。全市20个乡镇、16个街道、119个社区、193个行政村不同程度的建有综合文化活动站、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等。目前全市共有文化广场活动点50个,农家书屋23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4个、信息服务站374个。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二)文化供给能力现状。连续举办了新年交响音乐会、星海湖文化旅游节暨国际武术邀请赛、“黄河大合唱”合唱邀请赛、秧歌社火展演大赛8项大型文化赛事活动;坚持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我为乡亲送戏来”、“舞动石嘴山”三大文化品牌活动,每年完成千场以上演出任务和千人文化骨干培训目标;坚持组织开展美丽石嘴山—百姓大舞台”社区文艺展演、农民工才艺展演、农民文化艺术节7项文化惠民活动;坚持节庆活动和常规活动相结合,主题系列活动与专题单项活动相结合,参与性群众文化活动和欣赏性展示活动相结合,做到常年不断,常办常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服务,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实现了开放时间达到42小时和56小时的目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市、县、区有支中心、乡村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2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3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的任务。目前, 全市80%的乡镇、街道、社区都有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队,有28支专业文化艺术团体,18个艺术协会。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2处,自治区级保护文物15处,市、县级保护文物15处,已查清和确定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遗址64处。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项,自治区级6项,市级15项。积极鼓励精品文艺创作,生产出一批反映石嘴山风土人情的书法、绘画、舞蹈、小说等优秀文艺作品。《红舞鞋》荣获中国·宁夏第三届中老年回族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韩绍芳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兰亭奖”。2013年,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我市排练的舞蹈作品《串铃声声》获得“群星奖”最高奖, “舞动石嘴山”广场文化艺术节获得项目类“群星奖”,田红梅获“群文之星”称号。

二、开展创建示范区工作情况

2013年以来,市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组织完成了示范区《创建规划》、《制度设计研究方案》、《创建报告》、《创建宣传片》、《创建规划PPT》等相关规划材料的编制、上报工作。2013814日,文化部、财政部在北京召开了申报创建城市答辩会,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永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文华、副市长潘明生带队参加了文化部的评审,石嘴山市以西部19个申报城市第二名的好成绩成功入围,116日,文化部正式公布申报评审结果,石嘴山市成功入选。1219日,我市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市开展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并与三县区签订了创建任务目标责任书。201418,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对我市的《创建规划》和《制度设计研究方案》评审结果进行了反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评审专家组对石嘴山市的《创建规划》和《制度设计研究方案》总体认可,同意石嘴山市结合专家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并正式上报文化部备案。2014326,我市的《创建规划》等相关规划通过市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截止目前,我市三县区均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在开展申报创建示范区工作的过程中,我市随即启动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2013市县区共投资1020万元新建了5个乡镇综合文化活动站,为3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了公共电子阅览室、配备了文化设施;协调大武口区通过新建、改建、资源调整等方式,完成了7个街道文化站、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并对部分街道、社区文化设施进行不同层次的配置;争取到自治区文化厅支持,为我市部分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置了共享工程终端机、应用软件、演出服装、音响等价值323.6万元设备;争取到文化厅对我市32个乡镇、13个社区、2个街道基层服务点电子阅览室的设施设备支持和8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0个优秀农民文艺团队、10个农民文化大院文化设施设备的补充。二是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与供给。2013年,全市共计完成“我为乡亲送戏来”暨文化下乡专场文艺演出487场(目标任务230场);“广场文化艺术节”演出227场(目标任务90场);组织开展“舞动石嘴山-百姓健康舞”培训90场次,培训人员2871人次(目标任务500人)。通过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使文化服务的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服务”的目标。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先后引进文化部春雨工程-海南文化志愿者慰问演出、中青院线优秀儿童舞台剧《木偶奇遇记》、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家爱乐交响乐团-大地之春石嘴山市新年音乐会、奥地利莫里森三重奏中国巡演音乐会、宁夏全民健康行文艺演出等项目在我市演出,参加了文化部在山东泰安举办的“大地情深”全国巡演活动和第二届全国老年人文化体育健身大会等,扩大了我市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市县区公共图书馆新增购各类图书30万册,为广大市民方便借阅打造了宽广的平台。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行了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指导乡镇、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激励广大市民文化创造和文化参与热情。三是加强创建示范区过程管理。2014年,在全市《创建规划》《制度设计研究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等规划、政策性文件的指导下,市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在充分调研、摸清实底的基础上,相继下发了《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管理几项规定》《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标准及责任分工》《关于进一步明确示范区创建工作制度设计课题研究重点及内容的通知》《石嘴山市创建示范区201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时限进度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文化站、图书馆等免费开放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实行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的通知》《关于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实施方案》《中央拨付专项资金使用方案》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央、自治区补助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信息报送制度的通知》《关于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5个文件,对全市开展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四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2014年,通过组织文化系统干部职工走上街头、广场、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宣传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主动与各类媒体对接,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报道创建示范区工作,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高度重视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反映创建活动的实际效果,提高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各成员单位对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支持度。今年第一季度,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办公室共印发创建简报18期,简报内容被中国文化报采用2篇,文化部网站采用13篇;自治区宣传部采用2篇,宁夏文化厅网站采用10篇,宁夏日报采用2篇;其中《石嘴山市实行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作为我市创建工作的亮点,被中宣部作为重要信息采用。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对照《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西部)标准》和《验收标准》要求,我市在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等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网络设施硬性条件不能完全达标。市文化馆无电子阅览室和“非遗”陈展室;市图书馆数字化系统建设不达标;大武口区无图书馆;市县区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标准0.4册以上)、每册藏书年流通率(标准0.5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标准0.02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标准0.2次以上)等相关指标达不到要求;市县区文图两馆的流动服务能力还不强。

2、乡镇、街道、社区文化站硬件设施不达标。目前全市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只有8个达标,16个街道文化站只有1个达标;全市除2013年新建的5个乡镇、30个社区电子阅览室外,其余乡镇、街道、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均不达标。过去达标的8个乡镇、1个街道文化站近年来由于场地占用、设施设备老化、损坏等原因,目前急需进行改造和提升。

3、乡镇、街道、社区、村文化站人员编制不落实(西部标准要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城市社区设有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目前我市乡镇、街道、社区、村文化站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基本只有1名。

4、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企业、学校、军营等文化服务设施未全部达到向社会免费开放和共享,单靠文化部门去协调难度大(西部标准要求: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

5、财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弱。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比例不高,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难以有效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和创建示范区所需的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同时,财政资金拨付难度大、周期长,对撬动县区政府投资文化设施建设拉动力和时效期不强(西部标准要求: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公共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稳步提高。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人均文化事业费(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6文化专业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定。市县区文化单位专业人员年龄偏大,新人进不来,老人出不去,对开展文化活动缺乏激情和自信;业余文化骨干培养、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缺失现象。

7、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服务能力弱,精品少,创新剧目不多,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2014年度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工作

1实施“市图书馆数字化系统改造一期工程”。

2实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陈展室)建设工程”。

3、实施“市文化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

4、实施“大武口区文化馆、图书馆两馆达标建设工程”。

5实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包括乡镇、街道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2014年,我市需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完成7个乡镇(惠农区2个、平罗县5个)、15个街道(大武口区9个、惠农区6个)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建设,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文化部制定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和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制定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要求。站舍面积300m2以上,具备多功能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排练室和600 m2以上的室外文化活动广场(其中:电子阅览室每室配备电脑20台、桌椅20套、宽带接入4兆以上、面积不少于60平米)。对过去已建成并达标的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平罗县5个、惠农区3个)和1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大武口区石炭井街道办事处)由县区政府实施设备配置、活动开展、综合管理等达标提升工程。

6、实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达标工程”。 2014年,按照不低于60%的标准,建设42个标准配置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大武口区15个、惠农区15个、平罗县12个)。每室配备电脑10台、宽带接入4兆以上

7、实施“社区、村级文化活动室(中心)文化设施设备配置及挂牌工程”。

2014年度实施以上七项重点建设项目共需投资4040万元,其中:需市政府财政投资和补贴建设资金1300万元,县区政府财政配套投资2740万元

8、做好制度设计研究工作。结合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和存在的问题,按照《制度设计研究方案》要求,开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点与作用”课题研究,围绕9个方面框架和6个方面子课题具体实施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理论引领和专家指导的作用,提高示范区创建的科学化水平。成立制度设计研究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围绕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政策,出台措施,健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科学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在积累经验、探索机制方面形成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目前,我局已对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并印发了《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度设计课题研究责任分工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工作时限按时完成。计划615日前完成创建示范区6个方面子课题的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初稿,8月底前完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点与作用”研究课题初稿,后提请石嘴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专家咨询小组专家研究审定。

9、做好创建示范区目标任务的督查和政策措施制定、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业余文化骨干培养、服务评估、信息上报、资料收集等过程管理工作。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

                                                                                                              (20144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