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感动中国》我都观看,每次看了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让我感到自己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感动中国”的精神会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共同努力奋斗。
一曲道德礼赞,一篇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心灵收成"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今年的《感动中国》观看后,它让我几度眼眶湿润。在这些获奖者中,他们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有为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和老人;有百岁医者仁心的好医生;有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这些人在平凡而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共同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他们把爱全部奉献给他人。
让我感动的人物之一是国家核潜艇研制英雄黄旭华。他为了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把家也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当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们是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30多年,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是搞核潜艇研制的,父亲临终时都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我们才能过上太平生活,在世界人民面前挺直了腰板。
让我感动的人物之二是捐赠老人刘盛兰。他是位普通农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老人开始助学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老了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象。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50多名学生。而他自己却靠捡破烂生活,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使我心潮澎湃和激动,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他让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该怎么活着。同时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着我们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最后,让我们用心去看世界,用行动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感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