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这样一个亘古的命题,在2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感动中国2014颁奖典礼》节目中,从获奖者那坚定不变的信念中,我们得到了诠释。获奖者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鲜活事迹,极具感召力和震撼力,充满了令观者动容的正能量。不断冲击着我的感官,洗刷着我的心灵。他们的坚守,是用全部心血,全部的爱,昭示着人类的美好和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平凡的岗位上,不同细微之处,他们以生命和时间,为国家、社会、他人带来福祉。他们奔腾不息地呵护美好与光明,虽然很是辛苦、也很累,但他们不变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充实的内心,挺美。他们身上孕育出的崇高和伟大,对我们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杂念的净化。电视媒体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其中有1958年开始参与并领导我国核潜艇的研究设计,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30多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有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但靠着捡拾废品卖钱,加上自己微薄的工资,愣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的老人;有这样一位母亲,她被查出了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但对高额的手术费,她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并没有得到和好的控制。生活的压力,她没有被击倒,当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能卖钱。于是她忍着病痛,开始了每天长达17个小时的绣十字绣。2012年7月,她经过3年零5个月,用127万针绣制出了一副《清明上河图》。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但她拒绝了。她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以后能买个大价钱,这样,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第一幅十字绣完工之后,她又开始了刺绣更长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她是这样在与时间赛跑,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总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他们的事迹值得人们学习和深思。他们的崇高人格和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当下,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会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我们要从“感动中国”中获取精神力量和鼓舞,我们要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