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离退休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局
为高雅广告叫好
发布时间:2008-07-24 10:11 来源: 编辑:离退休干部局
信息来源: 2008-07-24

    路过复兴门,从一号地铁转二号地铁,在通道上我看到一组照片广告,是“中美史克”为它的药品“芬必得”、“布洛芬缓解胶囊”做的广告。这五六张照片,把我吸引住了,我折回头去又看了一遍,实在很感动人,我觉得这几张照片很有教育意义,这种寓教育于广告之中的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
    照片反映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的故事。石青华,一位农村教师,他自己办了一所学校,叫光爱学校,收容了103名流浪的儿童,使他们有吃有住有学上,不用再到街头流浪讨饭。一张照片拍的是石教师在给学生上课,学生一个个坐在用破烂的木板搭起来的条凳上,老师站在台上,在一块残缺的黑板上写字教学生,这种简陋,使人看上去就心酸。另一张照片是石老师蹬着一辆三轮车,车上堆满了被褥和教室用的破桌椅,两个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坐在车前沿,其他孩子跟在车子旁边,欢快地跟着车跑。照片说明是:“四年搬了七次家,人到哪,哪儿就是家。”一张照片是石教师在搬砖盖房子,说明文字是:“一个人一双手,一砖一瓦盖学校。”一张照片是石老师在炒菜,几个饥饿的孩子扒在窗口张望,希望老师赶快把饭菜做好拿出来给他们吃。一张照片是石老师与孩子们的集体照,孩子们有的蹲着,有的站着,个个笑嘻嘻地,表现出这群天真的儿童无限乐趣,作为老师、父母的石青华站在后排他们中间,脸上流露出内心的自慰,好像很满足孩子们对他敬爱。一张照片是石老师背着一个孩子上台阶,说明是:“照顾103个孩子睡觉,每晚爬十几层楼。”还有一张照片是石老师在狭窄的过道上的背影,双手扶在腰间,我想这是商家着眼的主题照片,石老师过劳负重,使得腰酸背痛了,需要使用“芬必得”、“布洛芬缓解胶囊”了。
    如今小广告、大广告铺天盖地,街头巷尾,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是广告的地盘。报纸杂志,翻开每一页,连篇累牍,都有广告。公共交通工具的内内外外,除了印刷的文字广告之外,还有活动的电视,音响,你就是闭上眼睛不看,也还逃不脱耳朵不听。我们住的小区,广告做到每一个走道,每一部电梯里,甚至塞到信箱、门缝里,无孔不入。化妆用品,医疗保健,电器设备,电脑手机,汽车,房地产,办证,购票,餐饮,无所不有。更引人的是画面,除了美女,还是美女,有时还借来外国靓女,加上娇柔做作,恐怕未必青年人都羡慕,老年人看了则作呕。难道市场经济就是这样的一种竞争吗?这到底引导我们的青少年和儿童往哪里去?我实在有点担心。
    看到“中美史克”这几张照片,我很欣赏,我愿为这种广告做宣传,希望以后广告做得更加高雅,更加有教育意义,看到的是这种更能拨动人心的广告。

(作者舒暲车公庄站离休干部)

上一篇: 草原行
下一篇: 四月的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