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离退休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局
【有所作为】一位优秀的俄语人才——记张敏鳌同志
发布时间:2010-01-27 16:07 来源: 编辑:离退休干部局
信息来源: 2010-01-27

邢 秉 顺


   我和张敏鳌相识多年,共事已久,可谓相知。对于他的勤奋敬业和精深的外语水平,一直心怀敬佩之情。他以一颗赤子之心作为力量的源泉,以娴熟的俄语作为交流的工具,一生默默奉献,成绩卓著,写下了一页页闪光的生命记录。如今,我们都已年过古稀,一些往事不说不快,因而袒露出来与大家分享。就从他退休后的日子说起,看看他晚年四处奔波,日夜忙碌的身影。
  他曾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翻译白皮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部分)、《老龄社会》、《国防白皮书》(部分)等共约10部。
  他曾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翻译电影片的台词本,有《卧虎藏龙》、《横空出世》、《黑眼睛》、《柳堡的故事》、《西洋镜》、《张骞》、《美好新世界》、《红河谷》、《花季·雨季》等约15部。
   他曾为外文出版社翻译对外宣传小册子《中国概况》、《中国人的消费走向》、《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中国的能源和能源政策》、《浦东新区》、《中国的民主党派》、《新疆历史沿革》等10余册。
  他曾翻译各类展览的文字说明,包括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图片展《京剧》、外交部的《新中国外交图片册》、文化部对外艺术展览中心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10周年图片展、景德镇瓷器展、西藏文化图片展,以及最近宋庆龄基金会为庆祝中俄建交60周年和中俄友协成立60周年而举办的关于孙中山、宋庆龄与中俄友谊的图片展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翻译稿件。
  2000年9月,在北京举行“21世纪中俄经济展望——第三届中俄经济学家学术研讨会”,张敏鳌被邀担任大会的口译,出色完成了任务。
   他曾在广州、上海的芭蕾舞学校和天津艺术学校的芭蕾舞班,为俄罗斯教师担任翻译,在天津芭蕾舞团陪俄罗斯编导排练芭蕾舞剧《天鹅湖》、《一千零一夜》和《海盗》。
  从2006年开始,张敏鳌一直参加外交部每周两次的记者招待会全部问答的翻译工作,除承担部分翻译任务外,还负责修改审定别人翻译的部分,这项工作至今仍在继续。
  张敏鳌年过花甲之后,学会了用电脑打字、处理文档以及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真可谓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榜样。
   他所承担的这些翻译任务,有些已超越了文化范畴,行内人士都知道,文字的中译外标准高、难度大。可以想象他付出了多少心血,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他丰厚的外语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广受外界人士的赞誉。原外文局常务副局长赵常谦同志告诉我,外文出版社对张敏鳌参赞翻译的作品,十分满意。又说,我社具有俄语专业经历的呼保民社长对张敏鳌的评价是:他知识广博,功底深厚,中外文转换能力很强,全面的把握能力娴熟,是一位资深翻译家。
   张敏鳌之所以赢得如此良好的口碑,是源于他年轻时的勤奋努力和执着追求。他1954年从东北师范大学俄语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为苏联专家当翻译,后又在该校俄语系本科担任教学工作。为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阅读了大量的俄文书籍。在我的再三“恳求”下,他才向我道出了当年他有计划地阅读过的30余部俄苏文学名著,包括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果戈里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和《猎人笔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高尔基的《母亲》、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柯切托夫的《茹尔宾一家》,还有一些当代作家的作品,以及多部科幻小说和侦探小说。这是一段惊人的超越,令人赞叹不已。这就是年轻时刚刚迈入人生征程时的张敏鳌对“读书万卷、行路万里”的诠释。
   张敏鳌曾两次被派往驻苏联使馆工作,1980年,他是中苏关系走出1960至1970年代的低谷后,派往驻苏使馆的首批文化官员。第二次是1987至1990年再次被派往使馆任文化参赞。他第一次到任后,中苏文化交流中断多年后的首个交流项目,就是争取参加莫斯科国际图书展。他遵循国内的指示,在使馆领导下,频频与苏方接触,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促成了我代表团成功参与书展,受到苏联国家出版委员会的好评。从此,他与该委员会在日后的合作中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两国出版界的交流不断增加,内容更加丰富。当张敏鳌同志结束第二任工作要举行招待会时,该委员会的副主席(副部级)获悉后表示:“张参赞对我们两国出版事业的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我要去为他送行”。
  在中苏两国关系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张敏鳌同志在使馆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写了不少有分量的调研材料,还承担了馆内许多重要的翻译工作。杨守正大使还特聘请张敏鳌辅导学习俄语。大使同志对这段“师生情“颇为看重,以至回国后他们两人一直保持联系。
   在对外交往中,他坚持原则、晓之以理的风格也受到使馆相关领导的好评。如莫斯科某影视公司经理在接触中竟把中苏关系恶化的责任推给中方。张敏鳌以大量事实说服了这位经理,使之哑口无言。
  张敏鳌一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淡薄名利,不尚张扬,当我向他核实一些细节时,他一再让我“低调”。2006年张敏鳌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他的敬业精神和做出的贡献也受到年轻同志的赞扬。不愧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型外交官,是一位待人亲和、受人尊敬的老参赞、老党员。可以说,他所收获的,正是他播种的。纵观其一生,可谓昔日奉献了青春,今朝又在奉献晚年,难能可贵,可喜可贺。愿他笔下枝繁叶茂,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 东直门站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