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暲
我过去对台湾了解极少,今年5月,随海峡旅行社作了一次环岛游,算是补课。台湾由一个大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许多岛屿组成,面积35700多平方公里。历史上,台湾一直是中国的版图,而且不断有闽南人、客家人移居台湾。2000多年前的《禹贡》称台湾为“岛夷”,后来《汉书·地理志》称“东鱼是”,《后汉书·东夷传》、《三国志·吴志·孙权伟》称为“夷州”,《隋书·流求传》称为“流求”,都是今天的台湾。南宋时移居台湾的汉族人显著增加,明朝万历年间正式称“台湾”。
最早的汉族移民,“插竹为社,斩茅为屋”,开荒种田,兴修水利,定居下来。他们主要以血缘家庭关系聚集在一起,形成村镇,故今天还可以看到台湾有很多以“厝”(宗室家园之意)、寮(茅屋之意)、“舍”、“房”、“间”字的地名。也有当年集体开荒,采取分股分份的办法,故也有“股”、“份”字样出现在地名中。古代派去台湾的官兵,寓兵于农,实行垦荒屯田制度,故台湾也有不少带“屯”字的地名。为纪念郑成功有“成功路”、“成功镇”、“成功溪”等。还有孔庙、观音菩萨庙、妈祖庙、关公庙、吕洞宾八仙庙等,甚至有恶人拜偏神的小庙。高雄县就是崇拜土地爷福德而得名的。台湾人民历尽沧桑,纯朴古老的地名代代相传,留存至今,它凝结着先民们开创厂史的艰辛,体现了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我原认为台湾的少数民族就只有高山族,其实高山族是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其中包括泰雅、赛夏、布农、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等九个民族,这些民族中还有支系。另外还有生活在北部及山地的生番。
其实,海峡两岸有的地方距离很近,福建的平潭岛到台湾北端的富贵角仅93海里,遥遥相望。现在两岸通航,从厦门乘船到金门只要40分钟。
外来侵略首先是葡萄牙航海者,他们见岛上物产丰富,风光迷人,就把台湾称作“福摩萨”,意为“美丽的地方”,从而就引起西方人的垂涎。1624年荷兰和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入侵,1642年被荷兰占领。这时岛上原住居民有十多万,西南部汉族居民也有十多万。1652年赤嵌一带(今台南市)汉族居民起义,反抗荷兰占领。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岛上居民协助下收复了台湾。历史上台湾一直是中国领土,不容置疑。1895年甲午战争,腐败的满清政府战败,被迫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战败,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占领了台湾50多年,对台湾人民实行残酷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歧视,始终未能使台湾人民屈服,台湾各族人民进行英勇斗争,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我们的旅行从北部的桃园开始,乘大巴士沿东海岸南下,一直到最南端恒春半岛尖端的猫鼻头和鹅銮鼻,然后北上,一直至台北市。全部车程约1200公里。
台湾得天独厚,物华天宝,全岛森林复盖,油绿一片,是富庶的家园,鱼米之乡。一路上,我们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一边是辽阔的海峡,另一边是浩瀚的太平洋,海阔天空,令人心旷神怡。
台湾重视保护自然环境,有6个大型国家公园、15个国家风景区、21个国家森林游乐区,还有为数很多的休闲农场和生态农场,这就形成全岛到处林木葱葱,山水环绕,层峦迭嶂,清幽如画,人间天堂,美不胜收。我们先后参观了日月潭、阿里山、恳丁和太鲁阁国家公园,还驶过石碇附近12.9公里长著名的雪山大隧道,到达野柳地质公园,因其形状像一头海龟入海,故又称“野柳龟”。公园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是由海水和海风腐蚀形成的,石石有形,景景生色,人们根据这些怪石造型,把它命名为埃及绝世美人克利奥帕特拉女王头像、仙女鞋、乳房石、梅花石、卧牛石等景观,许多人争着在这些怪石面前照像。
台湾到处是槟榔树,槟榔果是一种提神补气的药,导游说当地有一种槟榔文化,表现在为人不苟小节,大度豪爽。在高雄市,我们参观了原“英国领事馆”,又叫“打狗领事馆”,说是日文的“英国”就叫“打狗”,这称呼就沿下来了。这个建筑几经变迁,现在是个小博物馆,从这里望高雄港口,一派繁忙景象。高雄港水深浪静,是天然良港。
在高雄,我们乘船象征性地游了“爱河”,看了高雄最大的妈祖庙、国家级的文化古迹——旗後天后宫。据说早在1673年福建渔民徐阿华来此定居,即将乡梓湄洲妈祖神像迎驾至此,后人逐渐建立起此华丽的妈祖庙。今天这座庙宇建筑别致,都用拱斗式构成屋架,配上透雕的装饰,工艺精湛,锦上添花;屋顶是两条大龙,恢宏气度,三川燕尾式的屋脊,布满祈福求吉的图案,座上是福禄寿三尊仙翁,双龙护驾左右。屋脊上有许多人物雕刻,都有典故,皆取自忠孝节义的故事题材,以告世人莫忘为人处世之道。
我感到最舒畅的是第三天晚上我们住宿曾文水库附近的山芙蓉度假大酒店,清晨天才亮,我就听到啁啁啾啾的鸟叫,我赶快起来,到外面散步,沿着那潺潺的河流,一路是色彩鲜艳的花卉,空气清新,简直令人陶醉。我们还去过台北505公尺最高的大楼“101大楼”,逛过渔人码头的小吃区。
台湾人很遵守公共道德,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吸烟,交通有秩,当然这首先是靠法制得来的,例如吐痰和公共场所抽烟就重罚。台湾满街是摩托车,但我没有见到交通事故,交警也不多。
现将此行印象比较深的参观点记述如下:
中台禅寺
参观佛教寺院中台禅寺,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一位女僧人作向导,带着我们参观,作详细讲解。这座佛教寺庙已一改传统佛教寺庙的格局,是一座最现代化的集宗教、科技和人文为一体的新型建筑,是座一倚山的大楼,耗资13亿人民币,由受人尊敬的开山方丈惟觉大和尚于1992年筹建,2001年才建成。这个美丽雄伟的建筑,从外表看不出有几层,金灿灿的圆顶矗立山头,在阳光中反射出万道金色光芒,使人更感到神秘莫测。
进得大门,大门是两扇高20多公尺、数十吨重的铁铸件制成,但有滑轮机关,说是一个人就可以开关。这个大殿叫做“四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四大天王是黑花岗石雕刻的四根立柱,耸立在四个角落,顶天立地,支撑着整个建筑,庄严雄伟,令人肃然起敬。乘电梯到二层,才是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两侧为祖师殿和伽兰殿,分别供奉神宗东土初祖达摩祖师和守护道场的伽兰菩萨。上到五层是大庄严殿,供奉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天花板绘着敦煌藻井图案,显现圆满庄严的佛国世界,两侧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乘电梯到九层,是大光明殿。这是一个洁白的世界,全殿白色无声地演绎着清净无染的物质。玻璃铺垫的地面与墙壁洁净无瑕,那种白净的程度,使你眼睛都睁不开。大殿中央供奉着毗卢遮那佛,佛像的手式两个食指朝上,小指弯曲朝下,象征“似有非有,似空非空”的意境。佛像顶上的发髻是螺旋状的焰柱,柱上有佛像,象征着“光中化佛无数亿”。大理石莲花台座也有寓意,表现过去七佛历劫修证,经五十二位阶而后成佛。莲花瓣的第八叶在后面,是象征着中国香炉始祖的博山香炉。两侧供奉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这个殿里还陈列着一对淡绿色脱胎漆宝瓶,宝瓶是佛教八吉祥供养物之一。其他七件是法轮、宝盖、法幢、法螺、盘长、双鱼、莲花。
禅堂道场是佛家人念经打坐的重要场所,在五层有大禅堂和九层有上禅堂,这里也很安静和整洁,一尘不染。
最后,女僧人带我们到16层参观万佛殿。这是一个玻璃大厅,据介绍,那无框架拉结构的大帷幕玻璃窗,莲花瓣造型,防震,耐风压,震弧可达439公分,可谓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殿内是一座三四十公尺高的木塔,全是木制榫卯结构,称做药师七佛塔,塔中供奉着七尊药师如来佛。塔内还雕刻着五百罗汉圣像,塔外则雕刻着《金刚经》经文。因为时间有限,园林区(鹿野园、华林园和菩提公园),菩提文艺展厅、图书馆、学习区及僧人生活区等我们就无法参观了。
这次巡礼中台禅寺,看到此宏伟建筑中所蕴含的佛法精神,给我有很大启发,佛学不再是迷信。它在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也对社会做出贡献。中台禅寺遵循着惟觉大和尚立下的四句箴言:“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以此来教育全院僧人。中台禅寺遵照佛旨,济世救人,还从事普及教育,办有国民中小学,做许多社会公益事业,南亚海啸、5·12四川大地震,都立刻做了捐献。僧人们真是在实践慈悲入世的菩萨行。
孙中山纪念馆
我们在台北的最后一天,参观了在阳明山的中山纪念馆,其外形是仿照北京天坛的造型,圆顶,镶嵌绿色的琉璃瓦,在山林绿翠包围中,庄严雄伟,气势磅礴。大厅的正面,是孙中山的铜铸座像,像高58公尺,座椅高31公尺。中山楼的内部装饰更是呈现出东方艺术独具的气质与意象,将富有传统韵味的图画融合在现代建筑艺术里。这座楼内有大会堂、史籍展览室、画廊。孙中山曾三次去过台湾,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感染了台湾青年,对光复台湾革命青年作出过巨大的牺牲。
中山先生因创导国民革命,推翻满清,创建中华民国,更新政体,主张三民主义,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迹被四表,功垂万世,故被国人尊为国父。孙夫人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在纪念馆我们没有见关于宋庆龄的任何图片或文字,总有一天他们的事迹会陈列在一起的,否则历史就不完整了。
我们在那里看了礼兵换岗。两名守卫在大厅的礼兵,伫立在孙中山铜像两侧的矮台上,一动不动,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蜡像。礼兵由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轮流担任,每一个小时换班一次。换岗仪式隆重。这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革命功勋的特殊礼仪,有重大意义。
故宫博物院
最近中央电视台不断报导故宫文物一分为二,最初是为了躲避日本人的掠夺,从当时的北平运走,走遍大半个中国,最后一部分运到台湾去了。我们在汽车上看了台湾制作的录像《1949年大迁徒》,讲述这批文物如何运到台湾及以后的情况,于是台北也有个故宫博物院。参观故宫博物院是我台湾之行的首要目的。这次到台北,可惜时间太短,在故宫博物院只有两个小时。导游还是很有经验,带着我们把几件镇馆之宝看了,租用耳机给我们解说。我们看到了西周晚期的“毛公鼎”,汉代的“玉辟邪”,唐朝的“灰陶加彩仕女俑”、清代的“翠玉白菜”和“东坡肉”。后两件展品是我最想亲眼看一看的。眼见为实,作品的大小比我想象的小得多,但其精美不愧为国宝。时间不多,我匆匆忙忙地跑去二层看书法绘画,这是我参观任何博物馆都不能丢掉的部分,没有找到“清明上河图”,太走马观花了。
对这批文物运到台湾,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我认为这是历史战乱形成的,匆庸惋惜;是否运回,也不一定。我国有许多珍贵文物散落国外,陈列在外国的博物馆里,也不错。再说我们国内又经过了这么多动乱,多少文物被损坏,令人痛心。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各国人民都有责任保护,只要不像阿富汗塔利班蓄意地把巴米扬大佛炸毁,成为人类文明的败类,就行了。而破坏、盗窃文物,是要受到国际舆论、全人类的强烈谴责的。
日月潭和阿里山国家风景区
去台湾之前,我只知道到台湾必需游览的自然风光就是日月潭和阿里山。人们都说,若是不乘船在日月潭中荡漾一番,不到那郁郁葱葱的阿里山里走一走,好像是没有到过台湾。
山水都有许多共同点,但追溯历史渊源,又各自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吸引人的地方。
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淡水湖,高山湖泊,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周边还有寺庙和名胜古迹,故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这一泓高山清潭,以拉鲁岛分界,北边一半状如日轮,称为日潭,南边一半状如月牙,称为月潭。我们乘“国美”号汽船,在湖光潋滟、水波粼粼的潭面游览外,还到玄光寺,一览湖光山色,欣赏双潭美景。驾驶船的是一个台湾邵族青年,他给我们讲每年8月,邵族都要举行祭祖活动,以祝祷、唱歌、跳舞等形式,祈求祖灵庇护,望风调雨顺、收成丰硕,丰衣足食,岁岁平安。另外,根据地方特点,还举办“万人泳渡日月潭”、“赏樱花节”、“山谷流萤宴”、“日月潭嘉年华”等活动。
阿里山国家风景区就在日月潭南面几十公里处,开车不过一小时就到。阿里山为东南亚最高峰玉山的支脉,横跨热暖温寒四个气候带,景致迥异,成为迷人的风景区。日本人早年就在这里建了小窄轨铁路,听说现在还在使用。阿里山上森林茂密,盛产红桧、扁柏、铁杉和五针松等良材树木。我们换乘小汽车,上山去参观了有名的“阿里山神木”,这是一株树龄超过3000年的红桧树。阿里山的茶叶也是有名的,离开台湾时,旅行社还送我们每人一盒阿里山的乌龙茶和一袋大溪特产豆腐干。
恳丁和太鲁阁国家公园
恳丁在台湾最南端,面临巴士海峡。“恳丁”这个字的来源,是1877年广东人到此开垦荒地而得名。突出的一个半岛叫“猫鼻头”,因其外形状如一条蹲伏的猫,故而得名;另一半岛叫“鹅銮鼻”,也许就是因其像鹅的鼻子,故得名。它是南海与太平洋往来的必经航道,著名的东亚之光灯塔就屹立在这里。两个半岛都草木葱葱,风光旖旎,是很让人留恋的去处。恳丁地区遍布珊瑚礁和热带花草树木,属于热带雨林区,是一个天然的热带植物园。有各种椰类植物、橡胶植物、油类植物、纤维植物、热带果树、药用植物等。
太鲁阁是一个由大理岩石形成的自然景观,有一条小溪流的峡谷,两边是悬崖峭壁,万仞高山,十分惊险,随时会有松动的大石头滚落下来。原来这里没有道路,是组织老兵修筑的,他们在悬崖上爆破、挖掘,“烈日灼身,巨龙奋起”,经过3年的苦战,终于开凿出这条长20公里的岩洞隧道。1985年7月通车。200多老兵为此献出了生命。隧道最险峻的是九曲洞,长191公里,我们在入口处看到对面山腰中有一座红墙琉璃瓦的庙宇型建筑——长春祠,游客可以攀爬上去参观,我们没有时间去,导游介绍说那庙里陈列着牺牲的老兵的牌位。为欣赏这峡谷美景,我们下车沿步道行走,尽情欣赏陡立的峭壁,深邃的峡谷,奔腾的溪流,倾泻的瀑布,断裂的岩石,还有倔强的岩生植物和云雾缭绕的气流现象,这一切都出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路上我都见警告的标志,要求游客走在黄色线内,以免头顶上的岩石突然崩塌滚落砸伤人,可能曾有过这样的事故。
(作者 车公庄站离休干部)
上一篇: 【诗词园地】诉衷情·国庆阅兵 |
下一篇: 【山川游记】游五台山菩萨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