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风
2010年8月27日早晨,贺高洁同志的外孙女丹丹打来电话,沉痛地对我说,姥姥去逝了。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四天前,贺高洁同志还打电话告诉我说决定进行手术,要和癌症做最后一搏,考虑到手术会有一定风险,有些话要提前对我讲。我马上和副站长唐蕾赶往医院,当时的贺老已经非常消瘦,肿瘤的加速扩散给贺老造成了剧烈的疼痛。为了不对药物产生依赖,她拒绝注射杜冷丁,靠着坚强的毅志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她握着我的手说:“做手术无非是两种结果,一是成功,一是失败,即便是死了,也可以为医生提供临床经验。万一手术失败,有三件身后事,希望我们能够协助办理:一是把朱老总送给她的珍贵遗迹捐献有关单位,二是将她多年积攒下来的数万元存款捐献给全国妇联‘春蕾助学基金会’,三是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我认真听着贺高洁同志的每一句话,回忆起局领导在她80诞辰前去慰问时,她就表达的身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医学事业的话语,望着这位为革命奋斗一生的老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深情的抚摸着老人的脸庞,祝愿手术一定会成功,并征询是否再请单位的领导过来看望。贺老坚决地摇摇头说:“不用了,不要因为我一个人,惊动太多的人。”在贺高洁同志爽朗的笑声中,我们和她祝福告别,没想到竟然成了诀别。
我第一次见到贺高洁同志是在1999年底,那时我刚调入离退休干部局,被安排到和平里站。为便于开展工作,我走访了一些老同志,首先拜访的就是离休干部贺高洁同志,她是和平里站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任部机关党委宣传部长。贺老亲自为我开门,连声说欢迎,并握着我的手一直领入她的房间。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写字台上摆放的朱德同志和康克清同志的照片,墙上还悬挂着很多幅朱总司令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其中的一幅大照片是朱总司令在十三陵水库与水库的建设者们一起劳动的场景。还有一幅朱德同志的题词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朱总司令为贺高洁同志的亲笔题词:“高洁女儿,你是青年中勇敢的一个,要勇敢的学习,要勇敢的斗争,要改造一切的旧世界存在的恶习,向新社会前进,那里才是你们的快乐的世界。”
出于好奇,我问起题词的来历。贺高洁同志告诉我,她母亲在朱总司令的指引下早年投身革命,在向警予和恽代英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参加过“五卅”运动以及学、妇、工等革命运动,是一名老党员、老革命。1926年,朱总司令将只有十个月大的朱敏托付给贺高洁同志的母亲抚养。1938年邓颖超同志为她们订了去延安的机票,由于日寇对延安大轰炸,而没有成行。直到1940年在周总理的安排下,朱敏与贺高洁两人才到了延安,当时贺老只有十三岁。为了鼓励两个孩子,朱老总送给她们每人一本联共党史,一支钢笔和一个小笔记本,并为她题了词。听完贺高洁同志的讲述,我对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前辈充满了敬意。
我向贺高洁同志说明来意,希望能够得到她的帮助和指点,老人深思了片刻,严肃地对我讲:“做老干部的工作一定要用真心,要知道老同志想的是什么,要多做实事,不能应付。”我对她说,自己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怕做得不好,贺老安慰我不要怕,只要有心就能做好,如果有问题尽管来找她。这是我第一次和贺高洁同志见面,这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努力按照贺老的嘱咐,真心对待站上的每一位老同志,全心全意地做好工作。
离休后,贺高洁同志的精神生活非常丰富,读书、养花是她的爱好。她在小院子里种了很多花,每当花开的时候她便打电话给我,约我过去赏花拍照。她爱读书也爱买书,每逢地坛书市,贺老都会推着小车去买书,站上不论是谁,只要喜欢读书,上门去借,她都很欢迎。后来老人的眼睛不好了,但仍坚持用放大镜认真读书,朱老总要她勇敢地学习的教诲贯穿了贺高洁同志的一生。
贺高洁同志生活俭朴,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但周围人的困难她都放在心上。贺高洁同志心脏装有起博器,肺部纤维化也很严重,每月自己支付的药费要3000多元,占了贺老工资的一半。一次闲聊时我无意说起站上还有位退休干部患有同样的病,由于工资偏低,这种药吃不起时,贺老当即就表示,可以每月为这位同志分担一部分药费。后来,她几次来电话要我联系那位同志,都被我婉言谢绝了。贺高洁同志以博大的胸怀关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我也同样得到过她的关爱。记得有一次贺老因为生病没有来看文件,我便把文件送到她家,由于刚下过雪,天气很冷,我没带手套,双手冻得通红,贺高洁同志看在眼里,连夜为我赶织了一副手套。当我捧着一针一线都凝聚着爱心的手套,感动得不知道说些什么。她微笑着对我说:“样式不怎么美观,带上肯定暖和。”
贺高洁同志的组织观念很强,相信党相信组织是她一贯遵循的原则,无论是在“文革”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时,还是在她晚年的生活中,始终没有改变。有一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一次,贺老生病住院,由于病情所致出现了幻觉,不相信周围的一切,但是一见到我,贺老好像有了安全感。当时医生护士甚至连水也劝不进去,我关切地请贺老先喝点水,贺老的反应让所有的人都很吃惊,她说:“你是组织上派来的,我相信你,你带的水,我喝。”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位老同志在她病危意识不清的时候,还能如此地信任我,是因为她有强大的信念在做支撑。这也更加鞭策我感到工作责任的重大,在老同志的心里,我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不辜负老同志们对我们的信任。
贺高洁同志为人谦虚,十年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每次去她家里,总感觉那里的气氛使我精神升华,我把感受对她讲后,贺老总是谦虚地摆摆手。但是有一件事,让我看到了贺高洁同志骄傲自豪的一面。那是在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央组织部向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颁发纪念奖章和奖杯。那天贺老早早起来,穿上她最喜欢的衣裳,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当局领导为她佩带上由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词的“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时,贺高洁同志手捧奖杯,激动地说,这是她最骄傲、最自豪的时刻。她用力和我们每一个人握手,看着贺老动容的样子,我们也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十三岁就投身革命的老党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言传身教使她成为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贺高洁同志病逝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她在1996年为纪念朱老总诞辰110周年时写的回忆录,里面详细记录了她在朱老总关怀教育下她的成长经历。其中她也提到了朱老总在临终时将多年积攒下来的两万元人民币交了党费,留给后代的崇高品德。贺高洁同志还写道:我多么希望我们这一代,还有下一代都能记住和继承朱老总的美德与革命精神,在搞好改革开放的同时,搞好党的建设,抵制资产阶级和旧社会一切腐朽思想,让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设得更加光辉灿烂,以报答革命先辈为新中国付出的艰辛,实现他们殷切的遗愿。
贺高洁同志走了,走完了她无悔的一生。她不愧是党的好女儿,革命的光荣后代。她把一切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只留下一缕白发去陪伴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爱人。
可以告慰贺高洁同志的是,通过离退休干部局和家属的共同努力,贺高洁同志的三个遗嘱已经陆续实现。安息吧,贺老。我永远怀念您!
(作者 离退休干部局工作人员)
上一篇: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完美人生 |
下一篇: 暂时的东西就别那么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