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离退休干部局
离退休干部局
诗人张禾雨
发布时间:2011-03-02 15:47 来源: 编辑:离退休干部局
信息来源: 2011-03-02

赖祖金

   认识张禾雨同志是上一世纪60年代随机关人员到河南明港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期间的事。记得那时我们在同一个连队,她所在的班承担制作砖坯,我所在的班则是负责从刚熄火的窑内把红砖拉出来。那年月,我正青春年少,劳动热情很高,但因劳动强度大,歇工即休息,与人交往不多,对张禾雨同志也仅认识而已,谈不上有更多的了解。而认识诗人张禾雨,则是我退休后,局里让我参加《老干部之友》编辑工作的事。其间,每每都能看到她写的古典诗词。有时也与她交换一些对诗词创作的看法和意见,更准确地说是讨教于她,当然也难免有些争议,可能是我太偏执了吧,但我确实从内心十分地佩服她。这是因为她具有扎实的古典诗词根基以及她的诗词作品所蕴含的韵味、严谨、意境和气势总能令人回味无穷。最近,她出了一本《禾雨吟草》,有幸受赠一册,阅毕更是受益良多,使我对诗人张禾雨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张禾雨幼时丧父,母亲却出身于书香门弟,祖上有人受赐进士、中过秀才,舅父一辈子教书,她从小便随舅父读四书五经,诵古典诗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文学基础。刻苦加天赋,使得她少年时即能与表姐妹们吟诗对句。《禾雨吟草》中的头两首词《摊破浣溪沙·题照》和《行香子·无题》便是她现今能找到的早期的诗词作品。从中不难看出张禾雨少时所具有的遣词造句,驾驭平仄、运用韵律以及观察生活,构思意境的功力。可惜的是许多那期间创作的格律整齐、内容真实,意蕴深刻的诗词都已散失。

   参加革命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虽然业务繁忙,但张禾雨仍然不忘自己的钻研和创作,利用业余时间,写下了不少追随时代发展,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祖国大好山河,评点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怀念亲人的诗作。

   1982年12月,张禾雨同志办理了离休手续。这使她有了更加充分的时间来观察社会,审视人生,思考问题,钻研诗词。党的长期教育和培养,革命工作的实践和磨炼,培育了她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对国家、对人民的坚定信仰和炽烈感情,她思索着,观察着,把如泉涌般的灵感,升华为热烈而又优美的诗句,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词作品,现在收集在《禾雨吟草》的绝大部分的诗作都是这时期创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参加社会上的诗词创作学术活动,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和北京诗词学会,成为骨干会员。《中华诗词》、《北京诗苑》等专业报刊经常都可以看到她的诗词作品。她的部分诗作还入选《当代中华词集》、《新中国诗词大观》、《中国女诗人词典》、《中国旅游文化博览——诗词楹联卷》、《当代五十家女诗人佳作选》等。此外,还出版了结集《零篇千缕录》。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她一直是《老干部之友》热心的投稿人,十余年如一日,几乎每一期都有她绝妙诗词佳句,跃然纸上,让读者感受到一位离休干部、女诗人的情怀、信念和文学修养,并从中受到启迪和鼓舞,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热爱生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拜读《禾雨吟草》,有一种强烈的艺术震憾和感召。首先是作品鲜明的时代感会深深地感染读者。书中绝大部分作品是作者1982年离休后创作的。这20多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祖国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而且伴随着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不断出现。张禾雨同志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实质,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歌颂了党,讴歌了时代,赞美了山河,赞扬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期间所出现的新中国成立4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申办奥运、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998年南方军民抗洪壮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国军民万众一心抗震赈灾斗争、港澳回归等等,张禾雨都作为创作题材,以发自内心的激情,写下许多颂扬党和人民,歌唱时代的诗词,实践着“诗言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

   其二,作为一位长期受党教育、为党工作一辈子的离休干部,张禾雨同志对我们党和国家的领袖以及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充满了热爱和敬仰的感情。这期间,她写了许多歌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在诗中,她热情地讴歌一代伟人和领袖的光辉业绩、伟大风范和崇高人格。拜读张禾雨的这些诗作,我们不仅感慨万千,心潮澎湃,犹如经历那充满亲情和壮烈的革命岁月,而且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伟大胸襟,令读者深受教育和鼓舞。

   第三,《禾雨吟草》中,收集了不少她赞美祖国山河、游历海外名胜的作品。从故乡的旧宅、竹径、乡情、亲情到江南的小桥流水到青岛的滨海风光以及张家界的雄奇壮美,长江两岸的一泻千里,黄山、三亚、鼓浪屿的清秀、神奇、瑰丽以及香港的繁华,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异国风情等等,张禾雨在诗词中都有入微的描写,再加上她作为女性的细腻的感知,所来读来如同观赏一幅幅精美、生动的水墨风景画,同时也可看出诗人离休生活的恬静、淡定和情趣。

   张禾雨诗作中有相当篇幅是写对亲人、同事、旧友的怀念和友谊的,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对曾经与自己共同生活、工作,度过难忘岁月的亲友的深情厚谊;读来令人唏嘘不已,颇有人生苦短、岁月易逝,而旧情难忘,缠绵至深的感慨。此外还有不少吟物、唱和的作品,也如同涓涓的细流,有着沁人心脾的清新。

   张禾雨自幼苦读诗词,古文功底扎实,因此,所写的诗词用词考究、平仄严谨,韵律工整,又不墨守成规,每每根据不同的词牌,在语言的运用中力求通俗易懂,让读者理解,避免艰涩费解。张禾雨同志在古典诗词的创作成就是她一生中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刻苦钻研、逐步积累的结果,不揣冒昧地说,她在我国当代诗苑词坛,特别是女词人中已颇有名气、为众人所知了。

作为常有机会拜读张禾雨诗词的读者,我写下了一点读后感想,并衷心地希望她在安度晚年的同时,也能写出更多更好地作品。


              (作者 二○三站退休干部)

上一篇: 翻译者的往事
下一篇: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