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事司
人事司
深入基层考察调研 加强驻外干部队伍国情教育--人事司组织拟赴任高级外交官赴浙江考察调研
发布时间:2015-12-09 16:12 来源: 编辑:人事司
信息来源: 2015-12-09
    为增强驻外人员对国情的认识,提高驻外干部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驻外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5月21日至25日人事司副司长汪志刚带领拟赴任高级外交官一行18人赴浙江进行考察调研。

  本次考察首先以国情教育为主题,了解浙江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建设成就,增强外交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调研浙江作为对外文化事业发展成绩比较突出的地区在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做法;深入了解浙江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富有活力的地区文化特色。通过对当地的国际文化产业、贸易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实地考察,以及通过与文化厅、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座谈的方式,为即将赴国外工作的外交官们提供深入了解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对外文化交流需求的机会,加强与地方文化单位沟通交流,有助于赴任后结合国情,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

  座谈会上,省文化厅分管对外文化交流的李莎副巡视员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浙江省近五年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取得的成绩,梳理了对外文化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并着重介绍了培育文化品牌的创新做法,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人才交流、建立文化艺术基金等手段使对外文化交流事业迈向新的台阶。与会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小百花艺术剧院、浙江歌剧舞剧院等单位的代表分别介绍了所在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经验和成果,并提出了问题与困难。文化外交官们结合实际对推动浙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尤其是对加强央地合作、推动文化艺术机构与驻外文化机构加强合作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汪志刚副司长在座谈中希望外交官们通过了解地方文化资源与对外交流的实际需求,能够对我国地方文化事业增强认识,从实地考察中得到启发并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赴任后继续加强与地方文化厅局的联系,针对基层文化资源的特色与需求为地方文化走出去创造条件。汪志刚副司长发言时高度评价了浙江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领域取得的成绩,建议浙江能够积极利用文化部的驻外文化机构的渠道,结合本地人才培养的需求,积极加入文化外交队伍,从而有计划地为浙江培养一批对外文化交流人才。

  调研组一行赴正在筹建的浙江音乐学院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院领导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该学院的规划与建设进程,希望在今年9月启用之后得到各位外交官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帮助。

  调研组此行还对浙江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做了深入的调研。赴义乌对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做了专题考察:创办于2006年的文交会,已经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展会之一,成功搭建了文化产品交易(出口)、文化产业展示、文化信息交流、文化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调研组还参观了丽水大港头镇的古堰画乡,了解了丽水市民间美术产业化的特色模式;考察了义乌和丽水两家生产美术产品的民营企业,它们通过多年对全国美术品、家居美术装饰品市场的探索,针对市场需求组织画家批量创作、生产,从而成为了全国行业的佼佼者。

  此外,调研组赴乡镇考察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在义乌市佛堂镇考察了下端村文化礼堂。根据当地文化特色和需求,礼堂作为展示区域文化的平台,陈列了与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老物件和历史图片、故事,并成立老年活动站,组织本镇老人在文化礼堂进行文体活动;赴丽水缙云县考察了笕川村文化礼堂,观看了由当地村民组织的文艺演出、剪纸课堂和民间工艺现场制作展示;在丽水景宁县考察了畲族文化遗产展示和畲族博物馆,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化遗产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基层文化站点和设施管理完善,利用率很高,能够扎根于当地文化和风俗,办出了特色,聚拢了民心。

  此次考察虽然日程短、行程紧,但内容丰富、务实高效,外交官们表示,在赴任前能够有机会到基层考察调研,通过浙江这个窗口了解国家的发展;实地观摩浙江省在文化产业、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做好对外工作的信心;了解国内文化发展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在未来工作中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同时在调研期间有机会与地方的同志交流,很受启发,对开拓思路大有益处。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