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张波同志任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厅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分管厅办公室,协助厅党组书记分管政工人事处,分管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援藏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文化部对西藏文化工作的支持、指导,密切联系;加强干部培训教育,申请设立了“西藏文化干部培训专项经费”,形成了文化培训援藏的长效机制;在西藏文化系统启动了远程教育培训模式,争取了1500名全国文化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名额;进一步改进厅机关办文、办会作风,规范公车管理,加强安全保卫、稳定及消防等工作,确保厅系统稳定、平安;带队赴日喀则、山南深入基层文化单位进行调研;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强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厅系统党员队伍建设;参加第五批强基惠民驻村工作,深入基层,贯彻落实工作任务,得到了文化厅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的充分肯定。
焦延杰同志任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主要负责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工作,分管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项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和服务工作。积极了解和学习藏族文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创造性、建设性的开展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启动西藏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项目、西藏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藏语资源译制、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基层技术骨干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孔蓉同志任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协助分管公共文化处、办公室(对外文化联络处)和离退休处工作。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提升“青海民族文化网”网站建设水平,推动办公自动化水平,机关办公OA系统即将上线;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加大信息报送和新媒体宣传力度,采取突出重点、深入报道、加大面上多层次宣传等方法,创建“大美青海多元文化”和“我爱青海”两个微信平台;积极开展青海对外文化交流,组团或参团出访韩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法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中,创新办会(节)理念和方式,展示了青海自然和人文资源,提升青海新形象;主动作为,加强调研,倡导“物联网+文化”理念和发展思路,为青海文化“支招”,探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昆仑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积极组织筹划“互联网大篷车西部行活动”,带队拍摄青海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宣传片《大融之美·文化青海》;深入基层调研,与农牧民同吃同住,了解民俗民情,体验基层生活。
容铁同志挂职任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投身西藏文化改革发展事业,参与组织“翰墨颂西藏——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非常西藏”藏文书法大赛和“大美西藏全国美术作品展”,并带领内地书画家开展高原采风等活动;捐献《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出资2.6万元资助3名西藏农牧区贫困中学生;“4·25”地震后,带领院团深入一线进行慰问演出,组织图书馆向灾区捐赠价值16万余元图书,联系中国美协为灾区捐款50万元;积极协调民盟中央为驻村点捐献1000套校服,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