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
| |||
当前,上海文化产业呈现出创新化、融合化、集聚化、生态化、联动化、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和优势门类增速加快、企业活力显著增强、产业活动能力不断提升的发展格局。 经初步统计,2013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达7714.5亿元,增加值2362.4亿元。2013年,上海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2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上海文化产业和金融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上海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政策,服务产业
在2010年九部委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金融办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从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推动文化产业直接融资、培育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改进对文化产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和健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五个方面,提出了上海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意见。针对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普遍反映3%的信贷风险补偿率标准太高,形同虚设,无法调动金融机构投贷文化产业的积极性的问题,上海市文广局积极与上海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等沟通,建议降低金融机构投资文化产业的风险补偿率。2013年10月,上海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本市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延长了小微信贷风险补偿政策执行期,并将“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和“小微企业风险补偿”的准入门槛由3%调整为1.5%。 2012年,上海市文广局通过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模式,搭建了局重大文化项目、文化产业发展协同推进平台,聚焦产业政策、规划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通过整合全市文化产业资源,有效解决推进文化产业各项工作中需要集中协调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文化金融方面,一是携手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八大银行签订“百亿授信”——五年内八大银行对上海影视企业给予13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帮助上海电影产业借助金融资本发展壮大。二是通过文化金融创新,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如期开馆。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成为首批两馆理事会成员单位,并与两馆签约,5年内为两馆基金提供2500万元的资助。积极推进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共同合资组建的“东方梦工厂”落户上海徐汇滨江。
开拓创新,模式领先
2008年,针对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海成立了全国首个专职于文化产业企业和项目融资担保的公司——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担保有限公司,创新了银行信贷投向引导机制,确立了以政府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2009年6月,为便于文化企业、项目、产品进行产权交易,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文化产权交易所,为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交易搭建了专业化市场平台,为文化产业创设了投融资新渠道和产业资本退出通道。2009年4月,创设了全国第一家在国家发改委获得备案通过的文化产业私募股权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50亿元人民币,重点用于为目标公司提供成长性资本、企业重组、管理层收购等市场化融资。2012年底,创建了百亿元的上海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资金30亿元。
搭建平台,有效对接
上海市文广局积极发挥文金信息沟通平台的作用,通过倾听企业、跟踪服务等方式,促进文化与金融的互相了解,实现了文金的有效对接,金融产品丰富多样。浦发银行为中小文化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投贷宝”“投贷联”;上海银行为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提供了“创智贷”;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推出了“创意贷”;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中小微企业推出了“微贷通”;东方惠金融资担保公司推出了“文创惠”八类担保产品等,从而使得上海文化产业和金融的对接呈现出了信贷规模持续增长、产权交易全国领先、担保力度持续加强、保险助推产业发展等特点。据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底,工行上海分行为40家文化企业提供45亿元贷款;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累计审批通过文化企业授信16.24亿元,实现放款70多笔;上海银行为127家文化企业提供32.4亿元贷款;建行上海分行为文化企业提供5.49亿元信贷支持。2013年,上海文交所已经在文化产权交易领域拓展出15个细分市场,全年交易各类文化产权项目10314宗,成交额260亿元,占全国文化产权交易的60%以上。截至2013年底,东方惠金担保公司累计对文化产业担保156户、7.11亿元,其中,2013年度为51家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35亿元。 今后,上海将依托“四个中心”建设的有利契机,把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全国金融中心的优势,努力将上海打造成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中国范本。 |
上一篇: 人民银行支持文化金融发展的北京经验 |
下一篇: 业界热议文化金融合作新政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