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
|
|||
近年来,文化旅游业的投资热潮不断涌现,来自银行、债券市场、证券市场、私募股权机构等各方的资本对旅游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投资机构对其中哪些领域更为青睐?对文化旅游业的投资现状和前景有何看法?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的中国国际(云南)文化旅游投资洽谈会上,记者就以上话题采访了君联资本、达晨文化旅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达晨文旅”)等各家投资机构的负责人。 资本倾向轻量投资青睐旅游业上游领域 君联资本投资总监邵振兴介绍,君联资本已投资过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关项目共有二三十个。近期投资的和旅游产业相关的有凤凰旅游旅行社、小猪短租网和优客逸家网等。文化和旅游是君联资本的两个重点关注方向,但邵振兴表示,君联资本倾向于将文化和旅游作为两个方向分别进行投资。 “文化和旅游两个行业在属性上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国内目前能做到以文化企业为立足点,将旅游做得很好的企业并不多,尤其是一些大型文化传媒集团在产业的衍生开发方面做得还很不够。”邵振兴说。他认为,虽然文化旅游在国内热度很高,但要形成健全完整的体系还需要一些时间,“目前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还面临着消费趋势演化和产业升级的问题,我们更乐于对文化和旅游产业进行分别投资。” 对旅游产业涉及的产业链环节,邵振兴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的基础,但这不是君联资本侧重的方向,旅游业中涉及的各类服务业更受其关注,如精品酒店、“小交通”(旅游目的地之间短距离的交通运送服务)等。“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除了‘游’,其他五个要素均具有投资价值。当然,不同的景点会有不同的机会。”邵振兴说。 而达晨文旅是国内较早的专业投资文化旅游业的私募股权基金,依靠湖南广电集团,在传媒行业资源丰富,善于将旅游业和传媒业结合,提升所投资的旅游项目品牌。“作为旅游投资来说离不开两个地方:海南和云南。它们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但到底从哪些点切入,我们有独特的打法。”达晨文旅投资总监何士祥说,“我们想投资旅游业的最上游环节,就是渠道和品牌。投资的其他方向也与旅游业结合,如电影传播跟旅游相关,投资的电视栏目,如《爸爸去哪儿》也是这样。此外,还投资在线类公司,如专门帮景区做海外宣传的公司,这都利用了我们独到的资源。” 在景区投资方面,何士祥表示,目前达晨文旅已做了一些示范性投资,如在新疆、宁夏地区进行景区投资,对于其投资原则,何士祥表示,一是不投资刚开始运作的新景区,新景区需要的资本量很大,而私募股权基金对回收期通常有较严格的限制;二是寻找“价值洼地”,尽量找到价值被低估的景区。 “现在很多景区在建设初期,往往都要建一些大的度假村、主题公园,破坏了文化形态。我们要做的是小规模投资,在不破坏景观的情况下二次提升,重点提升品牌、渠道和其文化内涵。”何士祥说,“比如,我们在宁夏投资的景区,主打沙漠文化。在宁夏,人们是看沙漠,要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景区里可能建一些西部风情的影视拍摄设施,拍一些西部电影来做品牌传播。” 投资机构为何不愿进入传统旅游产业链? 君联资本和达晨文旅均表现出对旅游业投资的倾向性,侧重于旅游业的轻量市场,如酒店服务、在线旅游服务、品牌传播等,而对于传统的重量市场,如景区开发、景区运营等则谨慎对待。为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没有重点涉足传统旅游产业链,而是选择在线市场? 广州日报新媒体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勇分析,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景区开发和运营的市场化程度不够。从开发角度看,目前国内的旅游资源主要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尚未形成资源平台交易;从经营角度看,旅游景区的经营一般由地方政府的城市投资基金掌握,或是有一定官方背景的当地龙头企业来主导,旅游景区经营也未形成市场化机制。而经营实体本身不市场化,就无法促进旅游景区经营人才的产生。这就造成旅游业的主体领域少有投资机构进入。 邵振兴则认为,作为旅游业主阵地的景区,景点资源的确受各地政府的主导多一些,市场化程度会稍弱,但这种情况正在变化。“我们过去也与很多地方的旅游集团、政府的投资主体进行过接触,发现其专业性不断提升,虽然由政府主导,但由地方龙头上市企业作为平台去设计旅游规划的路径越来越清晰。随着这些集团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本市场对该领域更加重视,我相信无论风险投资,还是私募股权投资对该行业投资的春天不远了。” 邵振兴说。 邵振兴表示,如果君联资本未来要进入景区投资,并不会偏向于已成熟的4A级、5A级景区,而是看中其先天禀赋以及运营团队在景区、景点运营模式上的复制能力。“一个4A级、5A级景区的游客量增加到三五百万时很难再往上增长,但对于具有可复制性的团队和模式,其外延是很大的。”邵振兴说。而一直青睐于渠道和品牌的达晨文旅未来在资源型投资上也不是完全排斥,何士祥介绍,达晨文旅在交通方面已有过投资。 华夏天禧资本副总裁林渝茗则从自身经验出发谈到目前旅游投资趋势的变化。他认为,过去的景区投资特点是重度投资,回收周期较长,而且要不断更新景区内容,同时需要有一支好的管理团队。“作为上一代旅游景区的投资主体,房地产开发投资商或旅游公司在投资旅游景区,尤其是重资产投入的情况下,大多不堪重负。如果经营得好,收益也会不错,但如果不好就浪费了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随着私募基金的发展,可能会对一些景区,尤其是以大都市休闲旅游或第二居所、第三居所为目的的休闲类消费景区的投资增多,一些相对轻度的投资,轻小而灵活,投资内容也能经常变化。”林渝茗说。 但林渝茗表示,总体来看,现在国内在旅游景区投资的需求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人的理念都没有完全改变:侧重于重资产投资,即固定资产投资,往往忽略由轻资产投资主导的内容打造。“其实好的做法应是先做好景区内容,形成好的旅游氛围,然后再适度进行重资产投资。但现在很多景区往往用大投资搞一个大规划,按照自己想象进行建设,但旅游消费者或许关注的不是高大上的东西,而是很原始的东西。”林渝茗说,“旅游景区应打造黏性人群,扩大消费市场,用各种方式传播带动当地的旅游人口,才会产生所谓庞大固定资产投资的价值,一切以市场为导向,而不是以政府意志为导向。” 在线旅游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在线旅游由于结合了互联网的优势,一直是投资机构较为青睐的领域,各电商平台纷纷上架旅行频道,投资人四处寻找在线旅游项目,各中小旅行社也在寻求触网之路。 《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旅游市场总交易额约为29475亿元,其中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额约为2522亿元,中国旅游市场的在线渗透率为8.6%。 在2013年的2522亿元中,在线机票业务总交易额约为1544.6亿元,占在线旅游市场的61.2%;在线酒店业务总交易额约为614.6亿元,占比为24.4%,在线旅游业务总交易额约为293亿元,占比为11.6%。目前,在线旅游市场的增长达30%至40%,处于市场快速扩张的阶段。由于市场前景广阔,引起众多在线旅游企业的争夺,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通过投资收购进入市场,各类创业公司也瞄准这一领域。 但是,短期内携程旅游等传统OTA厂商在在线旅游行业内的地位难以被撼动,那么,在线旅游还有哪些可能的投资机会? 对此,林渝茗表示他已开始进行尝试,去年底他投资的数字版权运营方面的项目,其中一个板块是针对旅游行业的,现已开始与云南某个城市开展试验性合作,把旅游当作一种营销产品,让旅游消费者围绕当地的文化亮点策划一些活动,形成互动,因此能为当地政府尤其是旅游景区打造黏性人群,从而形成较大的消费市场,用口碑传播等方式带动当地的旅游人口。“我们希望从小微角度、从完全市场的角度、用户心理角度,重新尝试一种旅游开发的模式,我们是越做越小,而不是越做越大,这是与传统旅游投资的区别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