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来源于:昆明日报
新时期新阶段的文化建设项目十分重大而紧迫,在经开区组织的文化创意沙龙上,众多金融界的人士对金融如何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解决文化产业获得金融支持瓶颈等进行了交流和深刻探讨。
文化企业获得金融支持困难多
由于文化产业资产大多表现为只是产权等无形资产,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其与金融市场对接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昆明市金融办主任左晖强调,无论从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来看,文化产业获得金融资本的支持远远不够,融资难仍是文化产业发展、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之一。
左晖表示,间接融资方面,金融机构普遍对文化产业的商业价值和综合效益难以把握,缺乏对文化知识产权、版权、收费权进行质押的金融产品,对文化企业的内部信用评级、贷款条件设定缺少差异化处理。“一是文化产业轻投资、无形化、知识化特点较为明显,抵押担保物通常很少,目前我国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不高,知识产权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难以得到银行信贷支持。二是银行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担保、产权界定、项目评估、登记备案、权益转让等中介体系还很不健全,是银行与文化企业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银行要求其认可的抵押或担保物与国家相关规定也存在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银行贷款风险。”
而在直接融资方面,左晖谈到,我国文化产业的格局以中小文化企业为主,规模小而分散,经营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大多数企业不具备直接融资条件。相当多的企业制度建设之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所有者缺位和越位并存,内部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不足,国有文化实体难以真正摆脱传统体制束缚。
应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导向加以引导,又需要文化企业自身探索市场化运作规律,更需要加强金融对文化的融合和支持。”左晖表示,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融资的基础性制度和保障体系。加大文化产业保险介入力度,降低文化产业项目运作风险、转移信贷风险。另外,政府可依据相关文化项目的特殊性,成立专门文化评审部门,进行市场预测,向金融推荐优秀项目。法律法规应该从管理层面向导向层面发展,适当放松文化创作环境,促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
同时,应结合文化特点,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发挥优势打造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特色产品,开发适合其发展的信贷产品及贷款模式。对主营业务突出、盈利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产业集团,给予相关优惠和优先。对无形资产占比较大的,通过对企业信用、未来成长等非财产因素考察,有效划分引用等级。对农村文化企业,积极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的覆盖范围,推动农村地区文化产业的创新。
左晖还提出,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直接融资市场。加快文化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或者主板的上市步伐,推动文化企业在股票市场融资的规模。逐步放松发债企业规模限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私募债、中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信托投资公司等,鼓励文化产业重大项目资产证券化,延长融资链条,以版权、著作权等在产权交易所进行知识产权交易。
此外,“综合运用投资、贷款、债券、租赁、证券等金融方法,这无疑是探索适合文化产业特点融资模式的最好途径之一。”左晖表示,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独特作用,培育龙头企业、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对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水平化将产生重要影响。
多方资金扶持初见成效
深创投西南大区总经理徐翔在沙龙上发言时提到,2012年资金投入杨丽萍的公司后,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接下来,我们的战场将转移到大理一些会做文化、会做产品的企业。”目前,深创投西南大区在云南投入了40多家企业,培育了8家上市公司,除了资本到位,还向企业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得文化产业从作坊式生产成长为资本上亿的企业,促进当地企业良好并持久的发展。
同时,云南pe中心作为我省级区域性金融中心及金融聚集平台,将为文化产业单独建立私募股权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成长。负责云南省pe中心运作的中金资本总经理陈旭东对此表示,pe中心已入驻172家基金公司和新型正规金融机构,协议投资700亿,实际到位资金350亿元人民币,占云南省私募基金公司到位资金的70%左右。“文化产业企业只需要做自己的‘做梦计划’,一定要把文产故事讲好,吸引到投资界或者银行,同时保持诚信作为基石。”
上一篇: 河南省将举办文化产业专题招商会 |
下一篇: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交易金额达43.9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