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产业发展司
产业发展司
海外经验:推动文化消费的三个路径
发布时间:2015-03-09 08:38 来源: 编辑:产业发展司
信息来源: 2015-03-09

  来源于:中国文化报    彭翊 李丽

 

  各国GDP、文化消费总量与平均量表

  

  

国家 总量(亿美元) 平均量(美元)
GDP 文化消费总量 人均GDP 人均文化消费
日本 58993.65 4210.11 46175.36 3295.33
美国 155773.77 11746.24 49797.25 3755.00
加拿大 17879.43 1036.40 51850.32 3005.56
英国 24262.78 1834.76 38945.08 2945.04
德国 36965.38 1947.02 45207.64 2381.15
法国 28711.53 1459.81 44153.25 2244.93
韩国 10876.28 836.56 22388.40 1722.02
新加坡 2723.16 178.24 52533.15 3438.54
马来西亚 2827.58 115.10 9979.41 406.21
泰国 3555.71 135.79 5114.73 195.33
印度 18788.80 249.97 1552.55 20.66
中国 72805.48 1345.52 5434.36 99.85

  

  

  各国文化消费数据来源:[日]独立行政法人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国际劳动比较》(2013)(制表 张海宁)

  

  文化消费处于文化产业链的末端,是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的最终环节。人类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扩大和提升文化消费,从经济层面上看,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增长模式的优化与转型,即由单边投资驱动转变为消费与投资的双边驱动;从社会层面上看,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从文化层面上看,有利于塑造我国文化软实力。

  然而,目前我国文化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文化消费总量上看,我国文化消费总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按GDP水平衡量,我国文化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是缺口巨大。从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上看,欧美发达国家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长期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韩国、新加坡、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甚至接近15%,而中国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一直徘徊在7.53%,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全面扩大文化消费的,在拓展国内市场消费的同时,不断扩大其文化产品的全球性消费,使其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体措施有:

  第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文化消费需求。美国政府每年对美国博物馆及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国家人文基金会(NEH)、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和肯尼迪中心(Kennedy Center)等各类文化相关基金捐赠、资助超过10亿美元,主要用于扶持和奖励艺术家创作、文化内容教育与研究、文化场馆建设以及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同时,美国政府每年预算中还会投入超过20亿美元,直接用于文化基础设施投资和联邦文化机构发展。另外,到2010年,已有46个州政府对非营利性文化产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法国政府每年向文化产业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和赞助,每个从事文化活动的企业或社会机构都可以向法国文化部申请财政支持,同时符合标准的文化消费活动可享受3%左右的税收优惠政策,法国政府为文化发展提供的支持和赞助一直高于环保等其他行业。

  第二,积极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美国政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利用严格的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法,保护文化内容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国内文化消费市场创造优越环境。同时,为开拓国际文化消费市场,美国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如文化出口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对他国经济援助条款中强制加入文化出口条款等。法国政府为开拓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建立了开放的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资助体系、健全的法律以及科技支撑体系,还有其独有的金融支持模式,拓展了大众文化消费并促进了法国文化市场的繁荣。

  而韩国政府为了拉动文化消费,制作了文化消费优惠手册,举办了“购物季”活动,囊括了演艺、购物、娱乐等20多个业态,搭建了联合众多文化娱乐业商家以及众多消费者的网络平台,邀请了众多电商加盟,丰富了文化消费的渠道,另外辅以文化消费卡折扣,对消费者进行直接刺激,有效扩大文化消费总量。

  第三,依托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文化消费水平。文化品牌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体现消费者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对于文化消费者选择文化产品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文化品牌的培育和推广是对文化消费者需求的积极回应。

  美国政府极力支持本土企业打造文化品牌,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贸易为载体,输出价值观和消费文化,在扩展本国经济利益的同时提升美国的文化影响力,好莱坞、迪士尼、时代华纳都成为全球性知名文化品牌。德国政府每年评选、宣传“德国品牌50强”,并持续不断地扶持本国企业名牌。英国政府重点打造音乐产业、电视产业和出版业,法国政府重点打造设计业文化品牌,其中,具备良好国际声誉的出版业、创意设计业、展览业以及巴黎时装节和位列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戛纳电影节都是法国政府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