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来源于:中国文化报 记者 蔡 萌 苏丹丹
4月27日至30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简称义乌文交会)在浙江义乌举办。今年是义乌文交会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其转型升级的第二年。从参展行业和展区布局可以看出,以“汇聚产业精英,展示产业成果,展现产业动向,引领产业潮流”为宗旨的义乌文交会,更加突出实效性和交易性。展会不仅设有文化与科技融合主题馆、消费类文化产品展区、文化创意展区,还首次设立了全国独立设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东阳中国木雕城馆等展区,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系列活动、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论坛等配套活动也让义乌文交会更具看点。据统计,本届文交会共有1184家企业参展。
镜头一
以创意为纽带 提升小商品附加值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有着发达的商品资源。据了解,单就文化用品行业而言,义乌就有生产经营单位1万余家,生产销售总值超过千亿元。然而长期以来,义乌消费类文化产品一直依靠单纯的生产加工,没有自己的创意设计,附加值很低,急需转型提升。而在本届文交会上,大量文创设计类产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新工艺、新设计的集中展示让人们看到了义乌以创意为纽带,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向。
走入文创展区,中国美术学院的“最设计”以“浙江智造,东方生活”为主题,典雅、质朴的各类文创产品设计受到国内外参观者的欢迎;“中国梦”将核心价值观与商品创意相结合,上千种“中国梦”题材的产品拉近了“主旋律”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台湾文创展则汇聚了大批台湾文创企业,铂金画、法蓝瓷、琉璃、绢花……各式各样融合了传统审美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家居用品带给观众台式生活的体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义乌以仿冒著称,一个产品设计出来,可能没几天就出现大量仿冒品。在义乌,很多时候注重的不是设计,而是走量。”中国美术学院2011协同创新中心敦品项目部负责人说。据他介绍,此次文交会上,浙江省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与义乌饰品的龙头企业新光控股集团签署了战略协议,接下来,双方将一同构建原创基因,带动整个饰品行业的原创动力。
“义乌在过去发展小商品市场的过程中疏忽了创意的力量,而现在正是需要以设计提升产品价值的时候。”台湾法蓝瓷创始人、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长陈立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今年文交会台湾文创展的开展仪式上,义台创意设计中心正式揭牌,宣告着未来义乌与台湾将在文创领域展开更多合作和探索。“台湾的设计产业短板在于缺乏市场,而大陆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怎样让产品设计贴近更多人群。”在陈立恒看来,义乌与台湾的合作将是一场双赢。
事实上,在义乌文创领域,早就流传着这样一个设想——通过文化创意,让义乌国际商贸城卖出去的每一件小商品再增加5%的创意附加值,在义乌本地市场研究专家看来,这5%的创意附加值将等同于再造一个义乌小商品城。文创之于义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基于此,文创展区也被作为义乌文交会转型升级的重点展区之一。除了“最设计”“中国梦”等主题展,文交会上还汇聚了义乌工业设计中心、义乌市创意园、湖州工业设计中心、濮院320创意广场等本地文创产业聚集区。
镜头二
美院作品抱团亮相 书画展区亦转型
书画是义乌文交会的一大传统展示交易品类,近年来,为了推进文交会书画展区的转型升级,为全国青年艺术家迈向艺术品市场提供更好的载体和平台,今年,义乌文交会特设首届全国独立设置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展,由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国内六大重点美院组织,170余名研究生的800余幅优秀书画作品在现场进行了展示和交易。
“有些人把学术和商业看成对立排斥的关系,实际上美院学生的作品是可以交易的,各大院校并不排斥市场,但也不迎合市场,而是期望通过好作品来规范市场,引领市场。”作为这次独立设置美院研究生作品展的总策展人、中国美院研究生处处长毛建波这样解读学术机构和商业会展的关系。
记者注意到,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国画、版画、水彩水粉等多种类别,无论创作技艺、艺术风格,还是创新意识,都有较高的水准,大多数作品价格在万元以下,价格十分亲民。“这次展览尚未正式开展就已经被各大收藏机构、画廊以及艺术爱好者‘嗅到了’,很多作品都已提前被预定或售出。”展览现场,一位讲解员对记者说。
“市场在期待着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学院也在期待着与市场需求的深度对接。义乌文交会学生作品展在文化和品位上代表着一定的高度,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老百姓可以把这些好作品领回家。”在毛建波看来,这些全国独立设置美术学院的佼佼者,代表着中国美术的未来。义乌市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希望能够借助独立设置美院研究生作品展,推进义乌传统书画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国内青年艺术家作品的市场化运作,为青年艺术家迈向市场提供良好载体和高端化、品牌化的平台,并将此做成义乌文交会的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
除了独立设置美院研究生作品展,今年义乌文交会的博物馆衍生品及艺术品展区也不乏亮点。故宫博物院带来了朝珠耳机、宫门背包等特色衍生品,让游客购买文创产品的同时把历史文化带回家;国家博物馆以“国博衍艺”为品牌,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灵龙香插、说唱俑音箱等特色衍生品受到观众喜爱;浙江省内20余家博物馆则以整体形式联合参展,力图打造浙江文博衍生品新名片。油画、陶瓷等艺术品展区亦精彩纷呈,有义乌本土佛堂油画艺术区精美的油画写生作品、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展等,让观众零距离感受油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镜头三
传统技艺国外展品交相辉映 大师外商同台互动
在展区二楼,浙江省非遗“传承与创新”生活主题馆内,30多位非遗传承人带着各自的绝活轮番表演,吸引了不少当地市民和外商驻足观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季天澜带着她的小木偶表演了一出京剧《贵妃醉酒》选段,观众叫好声一片。“今天观众的反应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其实,我们经常会去全国各地,有时候还会去国外表演木偶戏,从来不缺观众。但是,在这里展演,可以帮助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得更广更远。”季天澜表示。
的确,10年来,以外贸为主导的义乌文交会从来不缺国际元素。为体现义乌“万国文化”的特色,文交会还特地组织开展了以“外商走进非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而非遗展演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杭州越窑青瓷、东阳木雕、青田石雕等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让来自美国、韩国、苏丹等8个国家的近百名外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外商走进非遗’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外商来了个亲密接触,也为非遗项目搭建了一个走出去的商业平台。”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
这边传统技艺展演好不热闹,那边国际展区也毫不示弱。乌克兰国家艺术家联盟展位、俄罗斯油画展区、非洲文化展区等让人领略到国际文化的丰富多样。此次韩国展区汇集了韩国文化产业精英企业CJ集团、时空科技、惠人集团及漫画影视振兴院等。其中CJ集团展示了韩国影视文化、餐饮文化连锁模式,时空科技展示博物馆、科技馆各类展示空间设计及硬件,漫画影视振兴院此次组织十几家韩国优秀动漫及游戏制作公司参展。朝鲜、俄罗斯艺术品展区则展示了精美的油画艺术品。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还首次引进乌克兰艺术精品,其中部分作品体现中国文化与西方艺术的结合。据了解,为了更接地气,此前,有15位乌克兰艺术家专门到义乌佛堂镇体验生活,感受中国文化,他们据此创作的200件油画、雕塑、瓷器等作品在义乌文交会上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共鸣。
上一篇: 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精品项目展示(第1期) |
下一篇: 义乌文交会:转型升级“先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