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福建省、内蒙古陆续出台“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7-02-20 14:51
来源:
编辑:产业发展司
信息来源: 2017-02-20
来源于:中国经济网
《浙江省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计划2020年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创作基地,建设具有浙江特色、优势明显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创建多渠道、宽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工作格局,形成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文化人才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治理体系与运行机制。
《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文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重点打造30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体现时代文化成就、代表四川文化形象的精品力作;实现名家传戏20人次,传承25出经典川剧,扶持40部剧目创作;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达到100项;生产电视剧80部,电影60部,出版图书、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物总品种数达5.76万种;著作权作品登记数量突破20万件,扶持文化产业总资产、总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团2—3家,总资产、总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5—8家,新增3—5家上市企业。
《江苏省文化厅“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艺术创作全面繁荣,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强化。
《福建省“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总结了“十二五”时期福建文化发展的成效,指出,“十三五”时期,福建文化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划部署。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更加规范,创作生产一批优秀作品,民族艺术影响力显著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各族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更加健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有序,监管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日益活跃,草原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政策举措纳入法治轨道,着力建成文化创造活力迸发、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振兴、文化人才荟萃、文化体制完善、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民族文化强区,打造成为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文化工作整体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