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司
艺术司
王文章副部长在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0-07-22 09:54 来源: 编辑:艺术司
信息来源: 2010-07-22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政策法规司和文化产业司承办的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即将在北京举行。首先,我代表文化部向各位关心民营艺术院团发展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我国的舞台艺术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润物无声的作用。尽管现代信息网络高度发达,人们的文化选择日趋多样,但舞台艺术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营艺术院团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舞台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现有文化部门主办的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494家,每个院团平均每年演出169场,共演出42万场,观众为4.31亿人次,全国平均每人每年还看不上半场演出。这一方面说明国有文艺院团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观赏需求,边远山区、农牧区、厂矿基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间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文化空白点还比较多,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艺术院团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走出了一条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繁荣发展之路。他们与国有院团互为补充,成为繁荣我国舞台艺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民营艺术院团已超过6800,为繁荣基层演出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认为,民营艺术院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体制机制上灵活,充满了竞争活力。民营艺术表演团体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开始比较普遍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民营艺术院团以新型市场主体的身份主动投身市场竞争,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在演出中求效益,在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

二是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常年扎根基层、服务百姓。民营艺术院团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繁荣城乡基层文化市场的生力军。比如这次参加展演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建团之初就把演出市场定位在基层,17年来,他们在河南、山西、河北等省的广大农村和基层工矿巡回演出6000余场。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立足基层、面向农村,将创作与市场开拓、服务农民结合起来,共演出6000多场次,足迹遍及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河南五个省、自治区几十个县、近千个村落。这次选调来的民营艺术院团为活跃基层演出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很大贡献。这种扎根基层、开拓市场、服务人民的精神十分可贵。

三是注重艺术质量,在艺术创作上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积极适应观众需求,市场反应快速敏捷。民营艺术院团常年在基层演出,为了让观众看得高兴,民营艺术院团千方百计地适应百姓的欣赏需求,积极排演优秀传统剧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充分考虑和尊重观众的感受,努力探索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演出方式,给优秀传统剧目增添了现代感,找到了优秀传统剧目适应现代社会要求、适应老百姓观赏习惯的途径。同时,民营艺术院团还广泛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出优秀新创剧目,接受市场和观众检验。如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带来的大型新编历史剧《龙兴晋阳》,就是一部可喜的新创剧目,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铡刀下的红梅》是本团新创作的剧目,深受观众欢迎,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剧目奖、“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等殊荣;还有参加本次展演的动漫歌舞剧《魔幻仙踪》、音乐剧《蝶》等都在形式上别开生面,一经上演就深受各界好评。民营艺术院团这种坚持艺术追求,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值得充分肯定。

目前,全国文艺院团正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国家在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扶持国有艺术院团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民营艺术院团的发展。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20059月,国务院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公布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社会资本以个体、独资、合伙、股份等形式投资兴办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扶持农民和民间艺人自筹资金组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200511月,文化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四部委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对民营院团发展提出了多项扶持措施。去年6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文化部将积极地把这些扶持和优惠措施努力落到实处。

我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还普遍存在着人才、资金缺乏,管理粗放,艺术水准偏低等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有的团体违规活动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影响力和信誉度,制约了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地方对民营院团的发展不够重视,对民营院团的认识还停留在“业余剧团”、“草台班子”的层面上。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靠民营艺术表演团体自身的努力,也要靠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引导。

   我相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在国家和文化部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要逐步形成以政府指导、市场主导、民营院团自我发展、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发展格局,民营艺术院团必将在自我完善中取得更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