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在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作品全国巡演中,北京京剧院的《三打陶三春》和上海京剧院的《盘丝洞》赢得了满堂彩。两部优秀剧目不仅演绎了传统的京腔京韵,还融入了新鲜的表演元素,起用了一批青年演员,让观众耳目一新。
京剧《三打陶三春》的首演大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文化活动中心拉开,并相继在黑河、齐齐哈尔、大庆演出10场。为了保证演出效果,剧组舞台队克服场地局限,想尽办法把舞台布置停当,演员和乐队也再三走台演练,以更好地适应场地。
锣鼓鸣响、大幕拉开,观众立刻被舞台上呈现的“京朝大班”所吸引,很快“入了戏”。虽然《三打陶三春》已经演出30年,但仍以格调清新、喜剧色彩浓郁、雅俗共赏令观众津津乐道。这次复排重演,北京京剧院大胆起用“80后”演员担纲主演。由窦晓璇、王晓丽饰演的陶三春扮相靓丽,把富于叛逆精神的古代女子陶三春的英豪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
一些哈尔滨的戏迷看完第一场演出后,即呼朋唤友再次欣赏。黑河市委书记刘刚观看演出后表示,希望与北京京剧院共同策划、精心编排适合的剧目,让京剧艺术从这里“走出去”,“出口”俄罗斯。
上海京剧院的《盘丝洞》创排于1986年,至今已演出600余场。作为富有海派特色的大型神话京剧,《盘丝洞》除了精彩的京剧表演,还融入了魔术、杂技、现代歌舞及高科技手段。为了保证巡演的质量,剧院特聘《盘丝洞》第一代女主角、表演艺术家方小亚担当艺术指导。在她的悉心教授下,青年演员一点一滴地学、一招一式地练,艺术修养、表演技巧有了较大提高。方小亚说:“对这出戏,我有很深的感情。所以我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演员。京剧艺术需要后来者的继承和发展,培养青年人是每一位京剧工作者的责任。”
在江苏张家港演出时,受台风影响,上海及江苏地区骤降暴雨,给《盘丝洞》剧组的出行及装台、走台等造成诸多不便,但这并没有影响演职员的热情。他们上下齐心,克服种种困难,仍将高水准、高品质的演出呈现给观众。在河南的首场演出结束后,郑州市民奔走相告,以至第二天的演出竟然一票难求。“《盘丝洞》实在是太好看了!武戏打得漂亮,文戏唱得动人,有舞蹈又有魔术,非常精彩!”一位观众看完演出后表示。“没想到京剧这么好看。”一位年轻观众说,“以前跟父母看电视总看不到一块儿,他们喜欢看戏曲频道,我爱听流行音乐,这次陪妈妈看,发现京剧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死板。”
巡回演出中,有不少文艺院团的同行抱着观摩学习的目的前来观看。一位京剧演员感慨地说:“和老版相比,青春版《盘丝洞》更有活力,体现了青年演员的实力。看完演出,我更加坚定了把国粹艺术发扬光大的决心和信心。”
屈菡
上一篇: “中华红歌会”唱响重庆 |
下一篇: 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在宁波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