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司
艺术司
以一流艺术水准服务社会大众——国家艺术院团开展惠民演出及公益活动
发布时间:2011-06-30 09:38 来源: 编辑:艺术司
信息来源: 2011-06-30

  穿上华丽的演出服,站在世界顶级的舞台上,他们是星光夺目的艺术家,是中国艺术界的“国家队”;而在酷暑严冬时节的农家院落里,在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中,在一些受灾地区,衣着简朴的他们同样一丝不苟地上演着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节目。对于文化部直属的九大国家艺术院团而言,每个团每年少则四五十场,多则上百场的公益演出,已经远不只是规定动作,更是其以实际行动践行“以艺术服务人民”的宗旨,是国家院团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进高校以高雅艺术引导青年学子

  6月3日,端午小长假的前一天,国家京剧院二团50余名演职人员来到天津理工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天津站的最后一场演出。当晚演出的是传统剧目《春草闯堂》,带队的京剧二团常务副团长宋小川在演出前结合剧目做了京剧知识讲座。机智的春草、诙谐的县官,让剧场里的青年学生们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赞叹演员们的精湛技艺。剧团演出结束回到北京,已是深夜12点。

  与此同时,中央芭蕾舞团刚刚结束在上海5所高校的演出,中央歌剧院即将奔赴青海……自2006年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主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来,国家艺术院团每年5月、6月和9月都会集中选派演出团走进高校。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九大院团已完成三部委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近千场,为近百万名高校学子播撒了艺术的种子,承担任务最多的院团已经走进过全国大大小小上百所高校。

  实际上,在2006年之前,九大院团就已经针对高校自主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艺术普及活动,中央芭蕾舞团坚持了10余年、观众累计20余万人次的“走进芭蕾”便是代表之一。“‘走进芭蕾’将知识讲座、舞台再现演员日常练功及生活场景、观众现场体验等环节浓缩在一个小时之内,生动直观地普及芭蕾艺术。2006年之后这项活动就纳入到了进校园演出之中。”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说。

  除每年认真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外,院团的许多演员、艺术家也在业余时间支持高校的高雅艺术普及工作。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栾冬、喻晓庆分别在北京联大、北师大担任辅导老师;舞剧团的方伯年已在清华大学舞蹈团担任了几十年的客座教授。他们表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所到之处是有限的,如果想让高雅艺术真正在青年中生根开花,还需要艺术家们更细微、更深入地付出。”

  下基层 把演出送到普通群众身边

  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至今已经开展了16年,文化部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努力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国家艺术院团责无旁贷地担起了这项重任。

  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国家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9个国家艺术院团,都会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受灾地区,为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农牧民慰问演出近百场。这些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了展示国家院团的艺术水平,院团常常派出最强的演员阵容,让老百姓能够亲眼目睹包括众多国家一级演员在内的国有院团的真功夫。

  汶川大地震之后的2009年春节,文化部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让灾区群众过好灾后第一个春节的指示,第一时间派出中央歌剧院歌剧团和合唱团组成的慰问演出团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在绵阳、德阳、崇州、都江堰4地的乡镇演出8场。

  这些年来,国家艺术院团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把高质量的文化演出送到了最需要它的老百姓身边。对于演职人员来说,公益演出意味着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和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意味着放弃更多商演的机会,意味着到物质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但是他们仍然争着参加演出团,一些知名艺术家或调整其他演出档期,或专门为下乡演出准备新节目,不少人多年坚持参加春节前后的文化下乡,他们说:“每当看到老百姓们那种渴望的眼神,听到他们的声声赞扬,我们就觉得自己必须来,还要继续来。”

  自主创新 诠释国家队的社会责任

  除了在政府部门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公益演出之外,国家艺术院团还自发开创了多个公益活动的品牌,真正将服务大众与院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今年5月13日、14日,中央歌剧院面向首都观众推出首个“年度歌剧公共免费开放日”活动,免费推出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观看,中央歌剧院特意把演出地点选在北京工人体育馆。4月25日开票之后,短短两天时间,1万多张演出票就被预约一空。“对于市场经济下的艺术团体而言,走市场和公益活动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公益活动对于培养观众、树立院团的良好社会形象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为演员提供了更多舞台实践的机会。”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说。

  5月4日至24日,国家京剧院的首届“春平爱心行动”公益演出绕京郊一周,陆续行至门头沟剧场、大兴剧场、怀柔剧场、北京军区礼堂、总政黄寺礼堂,让近万名观众免费观看了10场7台精彩剧目,在京郊掀起了一股京剧热潮。

 据介绍,此次爱心行动国家京剧院派出了23名国家一级演员、16名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研究生、6名中国京剧流派班学员,在演出剧目上也是精心选择。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说:“这项行动将成为国家京剧院重要的公益演出品牌,国家京剧院将与活动资助者李春平先生一道,为弘扬民族文化、守望精神家园做出更大的努力。”

  去年8月,国家话剧院在国话小剧场启动了首届“消夏戏剧广场”公益演出活动。期间,国话两部优秀作品《海鸥、海鸥》和《马前,马前!》演出12场,首次尝试以20元票价为普通百姓服务,吸引观众3000人次。由于今年新剧场的投入使用,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表示,剧院将以更大力度开展“消夏戏剧广场”公益演出活动,在实践中履行“戏剧长子”使命,打造百姓剧院。

  儿童剧更具公益气质,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每年公益演出超过100场。自2007年起,剧院连续4年组织“经典儿童戏剧走进西部、关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大型公益演出活动,为广大西部地区的少年儿童奉献200多场精彩演出,观众达20余万人次。今年4月3日至11日,在文化部和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天蓝色的纸飞机》演出团队一行28人走进内蒙古,开展慰问演出活动。11场演出场场爆满,观众达7万余人次。

                                    翟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