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司
艺术司
名剧新编展现时代意蕴——记“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之国家京剧院《汉苏武》
发布时间:2011-08-31 17:54 来源: 编辑:艺术司
信息来源: 2011-08-31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8月24日和25日,作为国家京剧院选送参加“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五出剧目之一,《汉苏武》亮相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全新演绎持节不倒的“苏武精神”。

  比起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的马派名剧《苏武牧羊》,由张建国主演、高牧坤编导的新编历史剧《汉苏武》在化用经典唱腔和保留主要情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为观众讲述一个古老而全新的故事。剧中,苏武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毅然手握旌节,坚守气节。为降服苏武,单于选中都尉之女胡阿云欲施美人计,然而视真情为人间圣物的阿云早已被苏武的气节打动,甘愿与他共同面对极北苦寒的情节,为苏武漫长的牧羊生活注入了美好的慰藉。19年后,苏武终于踏上回归之路。

  气节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这正是苏武艺术形象的价值之所在。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对这出戏交口称赞。一位老戏迷说:“《汉苏武》将‘苏武精神’生动展现,使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新的感悟。”

  谈及新编历史剧《汉苏武》的创作初衷,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说,国家级的艺术院团要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创作新剧目时应该选择那种弘扬高尚情怀的素材。“苏武牧羊”的故事很能感染人,苏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气节、家国情怀同样值得现代人学习。苏武和胡阿云虽然有着年龄和民族差异,但是他们拥有真情挚爱,这份爱情与金钱、地位无关。“弘扬高尚情怀,强化京剧本体,打造人才团队”是宋官林给《汉苏武》创作提出的三点原则,“饰演胡阿云的青年演员郭霄还未毕业,之所以安排她和当红老生张建国配戏,就是为了延长当红艺术家的艺术生命,缩短青年京剧演员的成长周期。”宋官林说。

  作为编剧、导演,高牧坤在创作《汉苏武》时就力图使这种历史素材呈现出新的思想意蕴。“苏武用一生时间做了一件事。在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大家总是希望能多做一些事。我们应该让心灵更净化一些,更沉静一些。”张建国说。

  《汉苏武》于4月22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从谢幕的第二天起导演高牧坤和主演张建国就开始了修改工作。为了吸引年轻观众,主创们把零碎的唱段进行削减,将原本长度为2小时35分的剧目缩短了20分钟,同时将部分慢板变为原板,修改后的唱腔节奏明显洗练、明快。宋官林表示,此次演出之后还会对这部剧进行修改,力求将其打造成一部优秀保留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