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刘修兵 王连文 宋佳烜
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是在两会会场度过的。近日,3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女代表、女委员说,在履职一线欢度自己的节日,感觉别有意义。
朱海燕代表:感受文化“升温”过程
朱海燕是安徽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作为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觉得这10年来文化话题在两会上正被越来越多地谈到,“近年来,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掀起新的高潮,各级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
10年来,朱海燕积极参政议政,履行代表职责。“因为我是全国人大代表,国有院团转制期间很多干部职工找到我,反映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一方面给他们做解释说明工作,同时也把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上反映,推动改制工作顺利进行。”朱海燕说,不仅在转企改制过程中,平时也有很多人找到她反映问题。
“医疗的、工伤的,只要情况属实,我都会积极替他们去呼吁,去反映,争取能够给他们解决困难,尽到一个人大代表的责任。”朱海燕说,“有一年我提交了一份呼吁儿童剧走进学校的建议,很快就有学校找上门来,请我们去演出。”
朱海燕非常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今年的两会上,她提交了《关于加强诚信教育的建议》。她认为:“儿童剧在这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艺术形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沈铁梅代表:重新思考文化工作
知性干练,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我今年提交了加强文物保护的建议,提出成立由专家、学者、志愿者组成的监督机构,对违法破坏文物行为进行监督。”作为连续10年参加全国两会的文艺院团老代表,她为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大声疾呼。
“敢于直面矛盾”是沈铁梅的个人定位。10年来,在每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她都在充分调研、悉心研究的基础上拿出提案、提出建议,为保护和传承地方剧种铿锵建言。“这些年,我不仅提了大量文化领域的提案和建议,还曾提出过关于加强海岸线管理、传统节日设立假期的提案和建议,让人高兴的是,已经推动相关部门出台了政策、拿出了举措。”沈铁梅自豪地说。
沈铁梅坦言,10年来,在充分履行委员和代表职责的同时,个人对全国两会这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与来自全国各条战线优秀人士的广泛接触中,个人越来越成熟。“譬如在与经济金融界人士接触交流过程中,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视角,反过来再重新思考文化工作……”
杨佳委员:人人享有平等文化权利
3月7日,在北京铁道大厦二层多功能厅的媒体见面会上,记者第一次见到了杨佳委员,文雅的气质、温暖的微笑,金丝边眼镜后面是平静而淡然的双眼。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记者很难将面前的她同“盲人”二字联系在一起。
29岁时一场眼疾无情地夺去了杨佳的双目视力。失明后的杨佳没有被击倒,37岁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一年后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多年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
媒体采访活动上,杨佳第一个回答了本报记者提出的问题:如何能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参与到文化生活中来?她强调了一个词——平等。“每个人都享有文化生活的权利,文化活动、产品在最初设计、企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残疾人这一特殊人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应该更加周全。今年,我不仅再次提出央视春晚的字幕问题,希望能够早日得到解决和落实,还提出了关于在全国邮政系统推广使用‘盲人读物专用邮包’的建议。”
在杨佳的思想中,残疾人同普通人并没有太多不同。她表示,希望通过科技助残,扩大残疾人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参与到更多的文化生活中去。
上一篇: 文化强国的终极目标是社会文明 |
下一篇: 从艺需天分 艺考非捷径——代表、委员谈艺考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