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函〔2014〕4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作家协会:
由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作家协会和绵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将于2014年7月15日至7月19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举办。现将《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文 化 部 中国作家协会
2014年6月10日
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总体方案
第四届中国诗歌节于2014年7月15日至19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举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作家协会和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优雅的形式特点和优美的语言韵律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教化启蒙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培育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举办中国诗歌节,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艺术活动,弘扬中华优秀诗歌文化传统,展示当代诗歌创作研究成果,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诗歌反映时代、深入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途径、新形式,推动诗歌艺术繁荣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融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不断得到巩固。
绵阳是诗仙李白的故里,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厚的诗歌艺术底蕴,同时也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科技城”,拥有雄厚的现代科技文化和人才资源优势。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在绵阳举办,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绵阳的文化建设水平,展示绵阳特有的历史文化、人文风貌和城市形象,有力地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推动绵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原则、宗旨与主题
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体现国家水平、地方特色和文学品位、诗歌品格的原则。中国诗歌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让人民共享文化创新发展的成果。第四届中国诗歌节的主题是“中国梦想,华夏诗情”,充分发挥绵阳深厚的诗歌文化积淀和科技文化创新优势,把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办成“诗歌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
二、组织机构
第四届中国诗歌节设立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主办、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担任。组织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筹备、协调和联络工作。绵阳市人民政府成立执行委员会,负责做好诗歌节前期筹备工作和有关活动的组织实施。
三、活动时间
2014年7月15日至19日。
四、活动内容
(一)开、闭幕式及文艺演出
2014年7月15日晚在绵阳市举行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及诗歌文艺演出。诗歌文艺演出以“中国梦”为主题,突出诗歌本体,坚持诗歌品位,体现诗歌特色,力求古典与现代融合,高雅与通俗并重,营造庄重典雅、和谐优美的诗意情境。
2014年7月19日晚举行闭幕式,并演出大型舞蹈诗剧《大北川》。
(二)诗歌论坛
邀请来自大陆和港澳台的著名诗人、诗评家、部分诗歌刊物主编就“梦想与现实——诗歌与当下生活”这一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共组织两场诗歌论坛活动。
(三)诗歌专场演出
举办中华经典诗词交响音乐会、李白经典诗歌专场朗诵会等古典诗词朗诵专场演出活动,通过演绎和诠释中国古典诗词的经典作品,阐发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选取现当代优秀诗歌作品,举办现当代诗歌朗诵专场演出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展示现当代诗歌发展的优秀成果。
(四)诗歌主题文化活动
以举办第四届中国诗歌节为契机,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及地方群众性节庆活动,举办春天诗会、清明诗会、端午诗会、五四青春诗会、军旅诗词书法作品展览等一系列诗歌文化活动,广泛发动和组织绵阳市有关社区、厂矿、驻军等单位和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华经典诗歌诵读活动,鼓励和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诗歌节相关的主题文化活动,充分发挥诗歌陶冶情操、引人向上的独特魅力,陶冶市民情怀、增进群众感情、促进社会和谐。
(五)校园诗歌活动
积极发动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校园诗歌创作大赛、校园赛诗会、儿歌童谣创作展演等多种形式的校园诗歌活动,激发青少年及儿童对诗歌的兴趣,促进诗歌文化传承。
(六)采风交流活动
组织开展“梦圆中国?诗韵蜀道——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摄影家蜀道行”系列创作采风活动,带动蜀道沿线城市参与中国诗歌节,集中展示千年古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景观。邀请诗人、艺术家等诗歌节嘉宾到李白故居、李白纪念馆、新老北川县城等地采风,与当地群众一起参与诗歌朗诵、诗作赏析和座谈交流活动。
五、宣传工作
成立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活动宣传组,由主办和承办单位宣传工作负责人组成,负责根据诗歌节筹备阶段、举办期间和节日以后三个不同阶段的主题活动和工作内容,制定具体可行的宣传工作方案。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新闻发布会。创新宣传方式,拓展推广渠道,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户外媒体等多种形式,对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各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展开立体的、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扩大中国诗歌节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诗歌节的文化艺术氛围。
六、来宾邀请
邀请国内外著名诗人、学者100人左右,国内主要媒体和境外知名媒体记者50人左右,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团参与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活动。其中各地区代表团每团人数不超过5人。由党政领导及宣传部、文化厅(局)、作协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代表团参加诗歌节的费用自理,组委会负责统一接待。
七、经费
中国诗歌节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力求隆重、热烈、高雅、节俭。活动所需经费以政府投入,社会资助、市场运作三种方式筹措,坚持勤俭办节、杜绝华而不实、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