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司
政策法规司
改革发展动态第26期
发布时间:2011-12-02 17:21 来源: 编辑:政法司改革办
信息来源: 2011-12-02

 

改革发展动态

 

  26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1121

 


※要闻摘报※

刘云山赴江苏调研文化科学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江苏省就文化科学发展主题开展调研。刘云山深入企业、社区和宣传文化单位进行调研,围绕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同基层干部群众交流座谈,了解情况、听取建议,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刘云山指出,科学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刘云山强调,江苏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发展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条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措施谋划和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在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来源:新华网1130日电)

 

※部委动态※

文化部举办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培训班

   1129日至30日,文化部全国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培训班在京举办。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励小捷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会议透露,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国完成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达777家。河北、山西、江苏、安徽、陕西已经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任务,北京、天津、辽宁、重庆、宁夏有50%以上的国有文艺院团完成改革任务,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进入“加速跑”阶段,呈现出全面推开、加速发展、亮点纷呈的态势。会议强调,文化系统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深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要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进度,各阶段的重点工作都要做到定量化、表格化、可核查。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尽快配齐院团改革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增强工作力量。要积极协调,多跑、勤谈,尽力争取最大化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要加强督促检查,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经验,促进改革相对滞后地区迎头赶上。(来源:中国文化报121日讯)

蔡赴朝谈广电总局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新举措

近日,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京接受采访时指出,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广电总局将在未来5年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强化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功能,繁荣影视文化创作并重点抓好迎接十八大影视剧生产,大力强化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重视网络和手机广播影视发展与管理,抢占舆论引导新阵地、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扩大宣传覆盖面,确保2015年每个县级城市都有数字电影放映场所;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和车载、楼宇电视等公共视听载体,加强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更好地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作用,培育一批网络视听新媒体内容创作生产的骨干企业,不断推出体现一流水准、代表中国形象的网络视听节目产品,让网络视听新媒体成为壮大主流舆论、播放精品力作的重要阵地;进一步繁荣影视剧生产,在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下功夫提升质量,深入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创新,把好产品准入关。(来源:新华网1130日电)

 

※地方动态※

广东召开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112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出席并讲话。会议指出,进一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文化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增强文化建设的活力和动力。要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今年年底前完成市县新华书店、电影公司以及重点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明年全部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和市县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工作。要不断创新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体制机制,组织各种群众性文化文艺比赛,对各级各类群众性文化团体进行科学的评价评级。要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兴办文化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由文化系统的“内循环”到市场和社会的“大循环”。要大力提升文化开放水平,深化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重点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出口企业和产业基地。要着力打破文化产业发展的所有制界限,打造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来源:广州日报1129日讯)

 

※改革聚焦※

上海决定今年对两大出版集团公司进行重组

   1128日,记者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获悉,上海市委决定今年对世纪出版集团公司与文艺出版集团公司进行重组。两大出版集团公司重组后资产规模将达到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30%以上。据了解,早在2006年,世纪出版集团公司和文艺出版集团公司就完成转企改制。转企改制后,两家集团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发展状况良好。其中,世纪出版集团公司将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相结合,通过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在全国率先建立出版企业确保出版导向制度,同时拥有上百种发行量在数十万到200万册的畅销书,市场竞争力和内容创新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来源:上海商报1129日讯)

 

※基层之窗※

       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公司成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样本

近年来,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坚持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己任,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山西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样本。其主要做法有:一是吸引优秀艺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公司率先在全省民营院团中同演职人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实行劳动工资协商制度,争取让公司演员参加专业考级、职称评定,积极为年轻演员提供与名演员搭戏、配戏的机会,先后培养青年艺术人才200多名,不仅满足了自身需要,还向兄弟院团输送了大量人才。二是重视剧目建设,打造戏剧精品。公司坚持每年把演出积蓄全部投入到艺术生产中,贯彻“复排老戏、创编新戏、移植好戏”的原则,积累常演剧目60多台,是普通民营剧团的10倍以上,成为全省600多个民营剧团中的领军者。三是坚持立足基层,积极面向群众。几年来,公司深入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内蒙古等五省(自治区)、数十个县、近千个村落驻场演出,年演出量达1500多场次,共演出优秀传统剧和移植剧6000余场次,创全省晋剧演出之最。(来源:太原日报1127日讯)

 

 

 

报: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

 

主编:叶晓新      责任编辑:曹泳超                        联系电话:598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