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动态
第 79 期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2年6月19日
※本期提要※
1、李长春赴豫调研基层单位
2、北京市文资办18日成立
3、江西省表彰一批基层院团
4、广东形成科学文化发展观
※ 要闻摘报※
李长春:不断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6月13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后到洛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等地,进企业、入社区、访农户、考察基层文化单位,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进行调研。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宣传文化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来源:新华网6月17日讯)
※ 部委动态※
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圆满落幕
6月14日,“中国文化年”闭幕活动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行。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澳大利亚艺术部部长西蒙·克林、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陈育明等出席了闭幕活动,并一同观看了山西华晋舞剧团创作演出的舞剧《粉墨春秋》。 赵少华表示,文化交流是人与人、国与国交往的纽带和桥梁,互办“文化年”作为两国建交以来开展的最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对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来源:文化部网站)
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举办
6月1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办的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在沪举办。代表们所听课程包括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主任黄志坚所作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报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所作的关于《把握规律提升服务锐意创新加快推进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的报告、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所作的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报告等。(来源:文汇报6月18日讯)
※ 地方动态※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成立
6月18日,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成立暨文化创新发展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北京市文资办将推进六项工作:一是建章立制,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机制;二是履行政府出资人监管职能;三是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重组;四是落实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五是推动文化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落地;六是推动首都成为全国文化精品创作中心、文化创意培育中心和文化人才集聚教育中心。(来源:人民网6月18日讯)
江西:一批基层文艺院团获表彰
6月17日,江西省委宣传部对上饶市信州区越剧团、鄱阳县赣剧团、乐平市赣剧团、高安市采茶剧团、南昌县采茶剧团、莲花县采茶剧团、赣县采茶剧团等7家院团进行表彰,每家院团获奖10万元。2011年以来,这7家剧团的演出收入均达50万元以上,其中商演收入不低于10万元。另外,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合表彰了全省首批“十佳民营文艺院团”。(来源:江西日报6月18日讯)
山东省部分市文化体制改革调度会召开
6月15日,山东省部分市文化体制改革调度会在济南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力抓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和广电网络整合。要落实政策保障,在改革配套政策、干部职工待遇和保障政策、发展扶持政策等方面,都要研究到位、落实到位、支持到位。要加大督导调度力度,尽快下发改革验收标准、程序和办法。(来源:大众日报6月16日讯)
※ 文化产业※
民营艺术馆“输血”南京文化产业
近日,南京文化产业新添一座公益性高端文化服务平台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认为,该艺术中心的成立是江苏民营艺术机构发展的一件大事,既凸显出民营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江苏省民间艺术机构不断增强的文化自觉,未来在文化建设中“唱主角”的一定是民营艺术机构。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指出,该艺术中心除了创作、研究等功能以外,还有自身开发的文化产品,这对民营艺术机构探索“造血机制”是很好的尝试。(来源:国际金融报6月18日讯)
※ 公共文化※
青岛1120个基层文化项目设施将开工
近日,青岛市出台《“千万平方米”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文化项目建设推进方案》。根据《方案》,青岛市今年计划投资2.38亿元,开工建设1120个基层文化项目设施,包括街道(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升级项目43项,社区(村)文化活动室改造升级项目1073项,其他文化设施4项,建成面积达22.63万平方米。此外,总投资33亿元的市级文化中心拟选址北岸城区,将于明年开工建设,2016年基本完成。(来源:中国文明网6月15日讯)
※ 专家视角※
广东:着眼于科学文化新崛起的“文化强省”建设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东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广东特点的文化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广东省委、省政府用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来审视未来发展,文化建设将主要由政府大包大揽、缺乏活力转变为一个新的大格局,即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把党政军民、农工学商,各行各业、各界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推动文化建设的社会化、文化服务的公共化和文化关怀的慈善化、义工化。(来源:广东省社科院《十七大以来广东的科学发展研究》)
欢迎将相关素材和意见建议发送至邮箱:ggfzdt@126.com。
报: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
赠有关领导同志参阅
主编:邹一鸣 责任编辑:雷闪闪 联系电话:598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