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动态
第 89 期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2年7月24日
※本期提要※
1、李长春:促西藏文化发展
2、京三家文艺院团改制完成
3、文化志愿者宁夏举办活动
4、数字出版产业报告已发布
※ 要闻摘报※
李长春:不断推进西藏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发展
7月17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西藏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大力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筑牢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繁荣进步的大好局面。他希望西藏把中央要求与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推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来源:文化部网站)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建立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制度
7月20日,国务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部基本公共服务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国家要建立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等权益。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来源:新华社7月20日电)
※ 部委动态※
文化领域两大国家科技项目启动
7月20日,由文化部组织实施的2012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和“文化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在京启动,这标志着以先进科技带动我国文化资源保护和演艺业发展的两大国家工程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前者旨在通过应用示范建设,加快数字文化资源的集成与整合,促进数字文化产业链之间的网络化联系与协作,在数字文化资源领域形成创新的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营并行互惠模式;后者旨在通过技术集成手段,打通演出院线服务产业链,实现演出院线协同服务运营示范,形成创新的演出院线经营模式与服务模式。(来源:中国文化报7月23日电)
※ 地方动态※
北京市三家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完成 分获5000万注资
7月23日,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市曲剧院转企改制大会在北京举行。三家院团依法注册为企业,并分别获得北京市政府5000万元注资,用于扶持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和场地建设。这标志着北京市国有文艺院团改制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这是北京市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首都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首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对推动首都文化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意义。(来源:新华网7月23日电)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转变思维 “借船出海”
7月21日,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推出的历史话剧《风华绝代》在结束了场场爆满的全国首轮巡演后,回到天津进行了“省亲”演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转变思维、“借船出海”,叩开了津味话剧走向全国市场的大门。院长钟海表示天津人艺从去年3月转企改制至今,已创排制作9部儿童剧、12部话剧,演出六百多场,零售票收入增长百分之六十,转企改制让天津人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也为津味话剧叩开了走向全国市场的大门。(来源:天津广播网7月23日电)
河北省话剧院:在传承中开拓
7月25日,转企改制后的河北省话剧院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百老汇著名喜剧《古怪的一对》,这是继话剧《寻找李大钊》之后,他们又一次被邀请进国家大剧院演出。曾经以《红旗谱》、《艳阳天》等剧目轰动全国的河北省话剧院一直以演出农村戏见长,但自从转企改制以来,该院突破了一直以来的题材局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此次的《古怪的一对》则是百老汇经典喜剧,全部选用在华的外籍演员出演,用开拓性的奇招赢得演出市场。(来源:光明日报 7月21日电)
※ 公共文化※
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在宁夏举行系列文化活动
7月21日,由文化部、中央文明办组织的2012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在宁夏银川市举行欢迎仪式及专场演出。为此,福建、四川、浙江组成了阵容整齐的文化志愿团,到宁夏提供文化志愿服务。其中,福建省将邀请多位专家为宁夏文化馆、站长培训班做专题讲座,四川省文化志愿者将在宁夏博物馆展厅举办《再生——国际摄影师汶川地震后重建摄影展》,浙江省文化志愿者将举行“图书漂流”活动。(来源:光明日报7月22日电)
青岛大剧院文化惠民:花十元钱就能到大剧院看演出
据悉,今年青岛大剧院共有16场打开艺术之门活动,还有6场市民音乐会、24场崂山艺术讲堂、30场周末艺术汇,票价都低于100元。值得一提的是崂山艺术讲堂、周末艺术汇,仅十元一张票。青岛大剧院在成功运作了一系列演出的同时,更以传播主流文化、普及高雅艺术、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为己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场公益演出、讲座甚至一票难求,实现了口碑与效益双赢。(来源:中国文化报7月20日讯)
※ 学术风向※
《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7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比2010年增长31%,增长势头强劲。但是,传统出版数字化步伐较慢、数字出版人才匮乏、数字出版标准不足、数字版权意识淡薄等问题依旧存在。《报告》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及业界应加强阅读内容开发,提高数字内容产品的市场契合度,建立版权交易平台,建立产业链协商机制,促进数字出版良性均衡发展。(来源:光明日报7月20日电)
欢迎将相关素材和意见建议发送至邮箱:ggfzdt@126.com。
报: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
赠有关领导同志参阅
主编:邹一鸣 责任编辑:朱柯奕 联系电话:598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