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动态
第188期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3年7月30日
※部委动态※
文化部印发《对港澳文化交流重点项目扶持办法(试行)》
近日,文化部印发《对港澳文化交流重点项目扶持办法(试行)》。办法指出,重点项目扶持领域包括演出展览、人员交流、人才合作和产业贸易。文化部在确定年度对港澳文化交流重点项目的同时,提出对各申报项目的扶持金额,并将由财务司对项目扶持金额、预算开支范围、有关费用标准等进行审核。文化部拨付的扶持经费不高于项目预算总额的60%,同时,各地方文化厅(局)应为项目争取地方配套资金,配套资金不低于文化部扶持经费的50%。重点项目扶持金额一次核定,视额度分期拨付,超支不补,扶持总额20万元人民币以下(含20万),于正式立项后60天内,一次性拨付予各地方文化厅(局)。(来源:文化部网站7月30日讯)
※地方动态※
江西省出台加快县级3厅以上数字影院发展扶持政策
7月22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联合下发《关于补助县级3厅以上数字影院建设的通知》,决定利用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已建成并运营的县级3厅以上数字影院进行补助。《通知》规定,对在2013年6月30日前建成并一直运营,拥有3个放映厅和1台2K数字放映设备以上的县级数字影院,给予一次性补助;同一县(市、区)建有两家符合条件的数字影院的,原则上补助第一家开业的影院;被查出偷漏瞒报票房违规行为,整改不到位并未补报票房数据、补交专资款的影院,不予补助;已获得奖励补助资金,后被查出存在偷漏瞒报票房违规行为的影院,收回其所获得的奖励补助资金。(来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7月26日讯)
安徽启动边远地区革命老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
近日,安徽省委组织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根据中央部署联合启动了全省边远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计划指出,从今年起至2020年,安徽省每年将从省市两级国有文化单位中选派200名左右具备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文化工作者,或招募具备文艺类专业技术职务的文化志愿者驻点工作,每年为当地培养20名左右急需紧缺专业的文化工作者。该计划将与扶贫开发、文化对口援建以及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等结合起来,并以县为基本受援单位。该项计划通过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增强基层薄弱地区文化“造血功能”。(来源:中安在线7月30日讯)
长沙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演员资格认定工作
7月24日,由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长沙市文化娱乐演艺行业协会演艺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演出行业(长沙)演员资格认定工作正式启动。经长沙市文广新局批准,长沙市文化娱乐演艺行业协会演艺专业委员会将对在全市各类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担任现场文艺表演活动的人员开展资格认定工作,今后,未取得专业演员资格证书的表演人员将不得从事相关商业演出活动。演员资格认定将按照声乐、器乐、主持、戏剧、舞蹈、曲艺、杂技、模特等八个类别进行考核。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两年,每两年进行一次审验并换发新证。此项工作将进一步规范演出经营行为,提高演员个人素质,促进长沙市演出市场文明、健康、有序发展。(来源:长沙市文广新局网站7月26日讯)
※文化产业※
8月1日起广播影视业营改增
8月1日起,广播影视服务将作为部分现代服务业税目的子目,一次性全部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在全国推开。营改增后,广播影视业将采用6%的低档税率;对于农村地区的广播影视业给予特殊支持,2013年12月31日之前,转让发行电影和在农村地区放映电影,将免征增值税。实施营改增后,因为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抵扣税款,企业就可以将自己并不专业的环节外包出去,让更有条件的企业去做。此外,一些影视单位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针对广播影视业的特点,对增值税发票管理进行改进,比如适当提高单张增值税发票的限额,方便财务开票结算。(来源:人民日报7月29日讯)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唐山市政府开始全面合作
7月27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唐山)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及《艺术市场》杂志社(唐山)艺术家创作基地在河北省唐山市揭牌。此次活动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市大陆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将为签约艺术家提供专业学术评论、学术交流、宣传推广、衍生品开发等服务。据悉,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唐山市政府在深圳文博会期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合作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唐山市政府全面合作的开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基地将为唐山艺术家和当地群众提供一个开放的文化活动平台,并力争成为唐山艺术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窗口。(来源:文化部网站7月29日讯)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7月23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在成都召开,会议评审通过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力争通过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3+2”空间布局:3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即海螺沟生产性保护基地、西昌彝族文化产业体验区和茂县羌族文化产业体验区;2个文化产业带,即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为核心区域的民族文化产业带和以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区为依托的重建文化产业带。据悉,《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列为重点文化产业工程。(来源:文化部网站7月26日讯)
首批全国知名广告文化科技企业将落户荆州
7月29日,中国?荆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暨天下广告文化科技产业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湖北荆州举行。荆州天下广告文化科技产业园建设目标包括,三年建成中国首家深度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告文化创意中心,集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科技文化产业高地;以“最优化的全产业链系统,最先进的产业园区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发展支持,实现本项目独创的“入驻增加值”;打造创新的“广告产业综合体”,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功能优化,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吸纳各类企业(商户)400家,其中大型企业50家以上,新型科技产业100家左右,5年内将扶持1-2家入驻企业上市。(来源:荆州晚报7月29日讯)
※标题新闻※
◆北京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产业项目投入(来源:中国文化产业网7月29日讯)
◆江苏文化系统着力打造“精彩江苏”(来源:中国文化报7月30日讯)
◆山西永济出台文化旅游扶持办法(来源:中国投资资讯网7月29日讯)
◆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开幕(来源:中国文化报7月26日讯)
欢迎将相关素材和意见建议发送至邮箱:ggfzdt@126.com。
赠有关领导同志参阅
主编:罗颖平 责任编辑:杨晓萌 王敏聪 联系电话:598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