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304期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资讯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4年10月9日
※要闻摘报※
蔡武:华侨华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展”的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画、书法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与文化修养。他认为,海外华侨华人兼顾中外文化,与祖(籍)国在文化与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他表示,海外华人文化事业的发展将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来源:文化部网站10月9日讯)
※部委动态※
国家对小微企业实行减免税政策
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2万元(含本数,下同)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月营业额2万元至3万元的营业税纳税人,免征营业税。(来源:财政部网站10月8日讯)
※演企视窗※
《云南映象》将再临江城
由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云南映象》将于10月31日赴武汉演出。《云南映象》是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于2003年推出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全剧没有用故事情节做结构,却呈现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佤族、藏族、哈尼族、傣族、纳西族、白族等多个民族的舞蹈和生活风貌,也展示了这些人对天地自然、对生命起源的追溯和永恒的期盼。推出11年来,《云南映象》已经成功演出近3000场,并走遍了国内48个城市以及日本、美国、巴西、阿根廷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在全世界引起一股“原生态”的风潮。(来源:《长江日报》10月9日讯)
※改革聚焦※
上海自贸区这一年:艺术品进出口总量超52亿
上海自贸区内,位于外高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大楼里的艺术品保税仓库,每天都会迎来十几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考察者。自贸区运行一年间,已经有3000多件国内外艺术精品在这里进出库。据悉,按照现有的规定,我国流失的文物一旦入关,虽不用缴纳关税,但是17%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必须缴纳,这增加了藏家来的成本。而通过艺术品保税仓库。藏家不用缴纳进口环节的相关的关税和增值税,非常有利于流失的文物回归境内。在过去一年,上海自贸区艺术品保税仓库的艺术品进出口总量超过52亿元人民币。(来源:中国广播网10月6日讯)
※市场动态※
国庆档票房 网络团购已占半壁江山
如今,电影票电子商务化进程不断加速,暑期档电影票线上交易额已经突破30%,预计今年底将超过50%。国庆档上映的《心花路放》,充分借助网络助力票房。该片与美团猫眼电影于9月15日合作开展网络独家预售活动,在《心花路放》上映之前,猫眼电影已经为该片创造了1.1亿的票房。截止到10月2日的3.6亿票房中,有1.6亿的票房是网上团购售出的,占《心花路放》总票房的近50%,创造了互联网预售和销售的纪录。(来源:《北京青年报》10月8日讯)
※数据点击※
黄金周期间北京文艺演出吸引观众37.5万人次
国庆期间,京城各大剧场上演的演出都紧扣国庆主题,歌剧、舞剧、音乐会、话剧、地方戏剧、儿童剧等20多个艺术品种,为市民的文化休闲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据北京市文化局统计,长假期间,全市70余家演出场所共上演各类演出132台,总计580场,吸引观众24.5万余人次,各大剧场平均上座率为69%。10月1日国庆节当天,还有13万人次的市民在五大公园欣赏了演出。(来源:《北京日报》10月8日讯)
※文化产业※
四川出台行动计划 拟成为西部文化创意高地
近日,四川省政府公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7大主要任务,力争到2020年将我省建成西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高地。7大任务包括:推动制造业创新升级、提升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加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挖掘特色农业发展潜力、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和强化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据悉,四川省将加强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坚持保护、传承、开发、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项目建设。(来源:《四川日报》10月8日讯)
山东27条新举措促文化产业发展 鼓励骨干国企兼并重组
山东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27条意见,提出今后山东省将鼓励国有骨干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引领者。据悉,山东还将实施产业发展“金种子”计划,通过建立孵化器和加大奖励、补贴等方式,扶持小微文化企业成长。力争到2020年,将山东建成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高地。(来源:齐鲁网10月7日讯)
※地方动态※
浙江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近日,浙江省文化厅与浙江省旅游局共同签署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框架协议》。协议涵盖了双方联合打造文化旅游活动品牌、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和商品、实施非遗进景区工程、创建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创造文化旅游项目推介平台,以及成立协调小组、建立层级合作机制、建立指导与监管机制等多方面内容。随后,浙江桐乡、临海、景宁、岱山4个市县的文化局与旅游局也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来源:《中国文化报》10月9日讯)
※标题新闻※
◆“融资”助力西藏文化产业“快跑”(来源:《经济日报》10月8日讯)
◆成都双百创意总动员 直接文化创意产品交易额逾2200万(来源:《成都日报》10月8日讯)
◆城市气质催生文化地标 青岛引民资注入文化产业(来源:《光明日报》10月9日讯)
◆2014年度河北省文化产业“三个十”名单揭晓(来源:河北新闻网10月8日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文化发展动态和简报”。
欢迎将相关素材和意见建议发送至邮箱:wenhua@ ce.cn。
赠有关领导同志参阅
主编:邹一鸣 成琪 责任编辑:邵希炜 联系电话: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发展动态第305期 |
下一篇: 改革发展动态第3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