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司
政策法规司
改革发展动态第337期
发布时间:2015-02-10 16:48 来源: 编辑:政策法规司
信息来源: 2015-02-10
改革发展动态

337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资讯部                            2015年2月10

 

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工作会议实录

 

※编者按※

近日,文化部建立了4个研究基地和12个调研联系点。建立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和文化部调研联系点是文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文化政策法规工作机制,增强文化改革发展指导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2月6日上午,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文化部政策法规司代表文化部与武汉大学等4个研究基地和北京市西城区等12个调研联系点签署合作协议。此次会议是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建立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启动研究基地、调研联系点相关工作,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建设目标,交流工作建议,讨论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工作重点和信息报送制度,落实工作任务。本期《改革发展动态》整理了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饶权在会上的讲话和部分代表对此项工作的建议,供读者参阅。

以下内容以发言先后为序。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近些年来也和文化部各司局有过多次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深入理解国家对文化建设的一些新要求。

希望可以和调研联系点的相关负责人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机制,方便工作的开展。既然是文化部建立的调研联系点,那么和研究基地在工作上来往就更为便利。同时,4家基地之间也需要经常互相沟通,了解其他基地的主攻方向,对比优劣势,便于协调资源。

祁述裕(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和文化部有长期的合作,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国家行政学院长期服务于政府决策,十分熟悉相关的工作,所以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希望能够进一步细化任务和目标,包括基地所承担的职责和享受的权利。对4个基地的总体目标要求和每个基地的阶段性具体任务尽可能的明确。

黄玉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成立以后除了承担研究任务外,可以承担更多的任务。比如开展专门的知识产权培训,或者增加关于知识产权的课程。从调研情况来看,文化领域相关人员还是具备基本的知识产权意识,但是还比较薄弱,所以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应该还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学校在理论研究上有足够的高度,但是提出的意见不知道是否能够接地气,这是个最大的问题。所以说调研联系点一定要利用好,这对于今后完成基地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蔡武进(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讲师)

第一,希望文化部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研究基地的指导,包括课题、业务、人才培养等。加强指导的意义在于加强成员的归属感,打造一个致力于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的平台。第二,加强各个单位间的互动。每个研究单位应该是各有所长,通过前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希望在有关部门的引导推动下,能够在合作过程当中优势互补,进一步推进整体的平台建设。第三,要加强基地和调研联系点的联系,在信息的搜集、资料整理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良性的互动。联系点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方,如果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平台的发展成效会更大。

赵晓波(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这次合作是文化部对地方基层文化工作的支持,而从基层工作的角度来说,现在也确实面临了很多问题。实际上对于文化体制的改革,西城区已经开始在做一些尝试,比如说文化领域的PPP模式,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等。西城区今年争取建一个公共文化领域的PPP模式的项目。但是怎么建,通过什么样的模式来做,并没有一些可以参考的经验。所以这种合作对实际工作来说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希望通过部里领导和各方面专家的指导,还有和兄弟单位的经验交流,可以解决实际工作当中的问题和困难。

陈静(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主任)

文化领域的政策会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调整。在基层工作中会发现,很多政策在真正执行时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多头管理,各个单位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基层工作者更希望出台一些具有实操性的政策,否则到最后就是无法执行或者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开展此次调研合作工作。由于一个区域的文化领域范畴非常大,需要涉及很多调研、分析的人员。从以往的经验看,要有一支专业的调研团队,在一个地区驻扎一段时间进行调研,之后再由专家学者拿结果去分析研究,才能形成扎实的调研成果。

施福平(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法规处处长)

现在开展的这项合作,体现了文化部对改革发展调研工作的高度重视。现在上海正在促进新型智库建设,这是文化改革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我们也将把这项工作与基地和联系点工作结合起来。

对这项合作有几点建议。第一,协议条款总体是不错的,但是开展的项目不能太多,关键还是要有质量。一个联系点,每年做一两个项目就可以,关键是要使它成为一种基础形态。第二,基地和联系点可以做一些重大课题,文化部把它放到联系点上去做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看效果。第三,除了委托以外,希望每年也能专门性的组织一两个课题的研讨,这样基地和联系点可以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且是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进行交流,形成一些成果。第四,给予基地与基地之间互动的机会,可以相互学习、帮助。

饶权(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2014年下半年经部领导批准,我司开展了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的遴选工作。经过反复酝酿和慎重研究,并报部领导批准,以文化部名义正式发函,最终确定了武汉大学等4家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市西城区等12家调研联系点。部领导非常重视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的工作,专门做出批示,并授权政策法规司代表文化部与研究基地、调研联系点签署合作协议,统筹开展相关工作。目前,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已经确定,但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开展工作以实现预期目标,还需要大家共同出谋划策。

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此项工作,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建立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是探索和创新文化政策法规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面前,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推进,多种发展阶段叠加并置的时代进程中,文化系统的工作理念、工作格局、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面临着深刻的革新。建立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和文化部调研联系点,就是我们构建文化政策法规工作新格局、新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积极借助第三方力量,发挥研究机构的学术优势和咨政作用,为政策法规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就是要与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加强指导与合作,及时收集和反映情况,汲取来自基层的经验和智慧,确保政策制定符合实际、政策执行不打折扣。

二、建立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是建设文化改革发展新型智库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加强文化改革发展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是破解文化改革发展难题和应对复杂多变局面的重要途径。正是在这样的问题导向下,我们确定了目前四家研究基地,我们希望通过积极借力引智,加强与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力求提出系统科学权威的意见,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帮助。

三、建立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是适应新常态、促进“大调研”格局形成的重要抓手。加强调研是适应当前形势、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为此,文化部去年制定印发了《文化部调研工作管理办法》和《文化部关于加强文化系统调研工作的意见》,加强了对调研工作的制度设计和统筹安排,产生较好反响。此次我们又在全国范围遴选了12个地区作为文化部调研联系点,这些联系点兼顾东、中、西部,涵盖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目的就是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文化发展动态,加强文化领域相关趋势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总结文化建设的探索性、示范性经验。通过建立这种常态化的调研机制,延伸工作手臂,保持始终“在场”,从而更快更多地获得鲜活案例和典型经验,形成“大调研”的格局。

就下一步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点的工作,我提四点建议:一是高度重视研究基地和调研联系机制的建设工作。二是积极参与“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起草工作。三是认真完成文化改革发展信息报送任务。四是加强沟通协调。

附: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和文化部改革发展调研联系点名单

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4个)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

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文化部改革发展调研联系点(12个)

北京市西城区

北京市东城区

北京市海淀区

上海市

江苏省苏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

山东省济宁市

湖南省长沙市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重庆市

云南省红河州

甘肃省酒泉市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文化发展动态和简报”。

欢迎将相关素材和意见建议发送至邮箱:wenhua@ ce.cn

赠有关领导同志参阅

主编:邹一鸣 成琪 责任编辑:邵希炜 高翔宇 联系电话: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