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353期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资讯部 2015年4月14日
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部分资助项目盘点
※编者按※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正式成立。2014年11月,国家艺术基金公布《2014年度项目评审报告》,394个项目入选。2015年起,获得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的多个资助项目开始实施。本期《改革发展动态》盘点了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部分项目,供读者参阅。
※舞台艺术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杂技《协奏?黑白狂想》
项目执行单位: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
1月19日,在摩纳哥举行的第39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杂技节目《协奏·黑白狂想》荣获最高奖“金小丑”奖。该节目为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立项资助项目。
杂技节目《协奏·黑白狂想》凭着出众的艺术实力,在艺术基金项目评审阶段一路过关斩将,从全国36个杂技魔术类小型剧(节)目和作品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进入复评后,同样获得复评专家的一致好评。经理事会审定获得立项资助后,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对《协奏·黑白狂想》进行了加工修改,进一步提高了水平,在第39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获得极大成功。
《协奏·黑白狂想》在国际上获得殊荣,印证了国家艺术基金聘请的评审专家独具慧眼的艺术鉴赏力和评判力,同时,也肯定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艺术精品的创作导向。
项目名称:龙江剧《松江魂》
项目执行单位: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
2015年2月9日至12日,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现代龙江剧《松江魂》,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剧场首演。龙江剧《松江魂》是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立项资助项目,由著名表演艺术家白淑贤担任编剧和艺术总监,总政歌剧团一级导演黄定山执导,一级演员李雪飞和高运来担纲主演。这是一部彰显民族精神与人性光辉群体形象的关东大戏,塑造了性格各异的草根艺人,在民族危亡、生死攸关之际,将自身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统摄于民族大节、大忠、大义之中,表现出不畏强暴、舍生取义的民族魂。该剧不仅展示了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更展示了黑龙江省人民的大美大爱情怀。
※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京剧尚派艺术人才培养
项目执行单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2015年1月12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京剧尚派艺术表演人才培训班”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正式开班。京剧尚派艺术创始人尚小云先生享有“铁嗓钢喉”之美誉,其艺术特点为形成唱作并重、文武兼备、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目前全国尚派演员已出现严重断档,尚派的艺术传承出现危机。因此“京剧尚派艺术表演人才培训”的举办意义重大,对尚派艺术的传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本次培训班聘请了尚小云之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为艺术总顾问,多位名师授业。24名分别来自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湖北京剧院、山西京剧院等全国重点京剧院团和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具有潜质的学员,经在全国范围内严格遴选,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中学习培训,以理论学习、尚派艺术研讨等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是对学员所学的剧目进行加工、合成、彩排,对学员回团后的学习成绩进行验收等。第三阶段是联合京、津等地京剧院团,挑选成绩优秀的学员举办5至8场教学成果汇报展演,并邀请《CCTV空中剧院》录播。
项目名称:话剧《立秋》青年表演人才培养
项目执行单位: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3月19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一行人来到山西省话剧院,与山西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一道启动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话剧《立秋》青年表演人才培养”项目。
作为山西省最响亮的文化名片之一,话剧《立秋》从2004年首演至今,已走遍全国112个城市。11年过去,男一号马洪瀚的扮演者董怀玉从58岁到了69岁,其他主要演员也都已经退休,为了把这部经典保留和传承下去,山西省话剧院于2014年向国家艺术基金申报了“话剧《立秋》青年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并获支持。本次培训对象为山西省话剧院青年演员中遴选出的30名优秀学员,培训班配备了由戏剧梅花奖得主、话剧金狮奖得主、文华表演奖得主组成的雄厚师资力量。
项目名称:豫剧表演人才培养
项目执行单位:河南豫剧院
2015年4月1日,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之一,全国豫剧高级表演人才培训班在河南郑州开班。在为时一个月的培训期间,学员们将聆听豫剧名家李树建、汪荃珍主讲的两场“角色创造表演课”及其代表作的观摩课,还将倾听豫剧作曲家方可杰、耿玉卿、剧作家姚金成、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等戏曲名家的讲座。
据了解,首届全国豫剧高级表演艺术培训班,是全国豫剧高级培训班系列工程的首次试水。作为全国豫剧界的“航空母舰”, 河南豫剧院在创作演出的同时对各县、市级剧团乃至全国的豫剧创作生产起着引领、示范、研究和帮扶作用,今后将陆续举办全国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的高级培训班。
※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传承与创新—景德镇当代原创陶瓷艺术作品巡回展
项目执行单位:江西景德镇美术馆
2015年1月16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传承与创新—景德镇当代原创陶瓷艺术作品巡回展”在广州南岸至尚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资助项目的承担主体景德镇美术馆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按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创作,精心评选参展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装饰手法多样、造型丰富、题材广泛,荟萃了瓷都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精品佳作,将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在陶瓷材料、造型技法、陶瓷审美等各个方面的锐变展现出来。它们或深沉典雅、或激情飞扬、或灵动飘逸、或抽象含蓄,既表现出传统的历史韵味,又散发出现代的审美气息。历史与现代的汇合,传承与创新的交融,展现了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勃勃生机。
项目名称:中国福建木偶戏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交流推广
项目执行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年3月11日至13日,“中国福建木偶戏文化交流活动”在金边成功举办。来自泉州市木偶剧团、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漳州市木偶剧团的8名国家级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台献艺,为500多名柬埔寨观众和中小学及大学生们表演了三场充满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优秀木偶剧目,受到了热烈欢迎。
“中国福建木偶戏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交流推广”是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本次活动是该项目在推动艺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据悉,今年,相关交流活动将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中国福建和澳大利亚等地相继开展。
项目名称:中国梦·黄土情——晋冀蒙陕甘宁六省区地方戏曲及民乐民歌“三展”联动
项目执行单位:山西省华艺实业总公司
2015年3月1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中国梦·黄土情——晋冀蒙陕甘宁六省(区)地方戏曲及民乐民歌‘三展’联动”在太原市启动。该项目主要立足于晋冀蒙陕甘宁六省(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和民乐民歌类优秀剧(节)目,以山西为发端进行“省对省、交互式”的交流展演。除展演之外,还将邀请相关艺术团体的优秀艺术家进行特色艺术展示,并辅以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专题展览,通过展演、展示和展览三种形式的结合,搭建剧种间、艺术团体间交流学习的平台,形成艺术家与广大观众面对面的深度交流和互动,大力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类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据悉,该项目周期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2015年3月正式开始实施。实施全过程共分为晋蒙、晋宁、晋甘、晋陕、晋冀五个文化艺术交流阶段,每个阶段为期两个月。今年3月、5月、7月、9月、11月,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河北各省(区)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分别来晋交流演出;今年4月、6月、8月、10月、12月,山西省的优秀剧(节)目分赴冀蒙陕甘宁五省(区)进行交流演出。期间参演艺术团体将达到50余个,优秀剧(节)目展演与特色艺术展示共计完成200场(次)。所有展演、展示与展览都将体现公益性和惠民性,预计可惠及六省(区)民众30余万人(次)。
项目名称:“徽风皖韵中国行”
项目执行单位:安徽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4月1日,“徽风皖韵中国行——安徽精品剧目全国巡演”启动仪式在合肥举行。据悉,此次“徽风皖韵中国行——安徽精品剧目全国巡演”活动将整合省属暨市直8家文艺院团资源,精选15台精品剧目,在北京、上海、安徽、浙江等多个省份及地区进行全国巡演,总计演出100场,持续至11月。此次活动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
“徽风皖韵中国行——安徽精品剧目全国巡演”项目旨在通过对安徽省优秀精品剧目进行提升打磨、巡演展示,以国家重点城市为中心,将安徽的精品舞台艺术集中展示给观众,满足民众对文化艺术的精神需求,促进安徽艺术资源的传播推广和共享交流,发扬徽文化,传播徽艺术,重塑“徽班”精神,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安徽的文化底蕴、感受安徽的艺术韵味。
项目名称:豫剧《焦裕禄》传播交流推广
项目执行单位:河南豫剧院
2015年4月2日下午,河南豫剧院三团举行了豫剧现代戏《焦裕禄》全国交流推广巡演启动仪式,并于当晚在河南艺术中心进行汇报演出,拉开了此次全国交流推广巡演的序幕。该剧先后荣获第十二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河南文华大奖”、第二届中国豫剧节剧目一等奖、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组第一名,进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优秀剧目展演,足迹遍及新疆、湖北、河北、成都、河南各地市,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和欢迎。
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今年《焦裕禄》,将在山东、湖南、湖北、江西、上海等七省(市)进行全国传播交流推广巡回演出,巡演时间为4月7日至5月18日,全国共计演出20场。
※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项目名称:水彩(粉)画《民族工业遗迹》系列组画
项目执行个人:刘德龙
3月,常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刘德龙老师收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发来的“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美术书法摄影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水彩(粉)画<民族工业遗迹>系列组画》”的资助协议书,资助金额为4万元。
《水彩(粉)画<民族工业遗迹>系列组画》项目将哲学思考、审美创造与艺术表达有机结合,以中国民族工业遗迹为主题,化用历史图像及写生成果,通过元素重组及蒙太奇等方式展现工业遗存历史感和时代感的系列作品。
(综合国家艺术基金网站、中国新闻网、《中国文化报》、人民网、《常州日报》等报道。)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文化发展动态和简报”。
欢迎将相关素材和意见建议发送至邮箱:wenhua@ ce.cn。
赠有关领导同志参阅
主编:邹一鸣 成琪 责任编辑:邵希炜 高翔宇 联系电话: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发展动态第354期 |
下一篇: 改革发展动态第35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