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373期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资讯部 2015年6月23日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面面观
※编者按※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已超过2000家,分布于全国各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如何?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模式是什么?本期《改革发展动态》或将提供一些答案。
※发展现状※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8000亿元,占GDP的比重将超过5%,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文化产业更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从2007年开始,园区建设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2008—2012年期间,全国共建成各类园区1122座,年均增速42.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文化产业园区数量已超过2000家,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多达500余家,其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3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家,分布于全国各地。
从园区的整体布局来看,全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主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大理、丽水为主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以西安、重庆、成都为首的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以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创意产业集群。
※国内模式※
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从形成的原动力及其功能方面来看,主要分为艺术家主导型、政策导向型、开发商主导型三种。
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艺术家主导型园区是指艺术家自动聚集和自动孵化形成某个产业集聚后由政府或开发商统一管理,政府对已经形成的园区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指导管理,把握好艺术生产社会标准效益,引导园区有效发展。
最初的文化产业积聚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旧厂房、仓库内。这类产业由于创业之初付租能力普遍不高,是在租金和文化空间环境两要素下自发形成聚集的,北京、上海等地的旧厂房是中国文化产业园的雏形。
这是创意产业园区最早的开发方式,得益于艺术家们专业知识的储备,园区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开发中被深度挖掘并凸显出来。艺术家开发力度十分有限,而且没有房地产开发和市场运作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实际运作中的帮助。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上海M50、成都蓝顶艺术中心、深圳大芬村等都是此类园区。
政策导向型园区
政策导向型园区是指政府规划建设或大力推动并进行统一管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式。政府导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般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策支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定的园区发展方向。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中心土地日渐稀缺,旧城改造成为大势所趋,大规模的城市更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文化产业对市中心旧厂房的重新利用既可以保存城市历史的痕迹,又能够节约旧城改造的费用,所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各级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对旧厂房的开发利用,相继将一些厂房进行更新和改装,或新建一块区域进行规划,集中发展某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大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招商引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行业内重点龙头企业人驻,最终形成集聚区。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都相继规划和建造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北京市规划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杭州市政府规划建设了“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昆明市也着力打造14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是指由开发商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般由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操作方便、适用面广,而且节省人力物力、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市场调节作用,比起艺术家主导型更易产生经济效益。
开发商的介入,可以为文化产业园的开发和经营模式带来全新的思维和模式。南京1912街区、创意东8区、上海8号桥、杭州乐富·智汇园等都是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杭州乐富·智汇园是由一家房地产商将标准厂房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整体形象包装,吸引创意设计类企业入驻,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选址要素※
一是人才资源半径。文创产业关键在人才,而人以群分,人才是有活动半径的。通常文创园区选址必须要考虑到行业人才的快捷引进,如果选址不利于人才聚集,那么无疑大大阻碍了园区成长。
二是市场交易半径。文创行业的交易成本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选址因素。其中包括品牌展示、信息发布交流等交易活动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如果选址造成交易半径过大,不仅品牌无法展示,交易也大程度地滞后于市场,这对于园区是致命的。
三是行业资源半径。文创行业是一个资源聚集型行业,包括行业的商业资源、品牌资源等,只有在不断的展示和交流中,才可能激发创意灵感,产生新的商机。作为文创园区,在需要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索取到相应的资源,不然就难以超越对手。
四是信息资源半径。文创产业是一个信息化竞争的产业,是一个与时尚和信息结合最为紧密的产业。闭门造车的文创产业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园区选址往往在信息交流频繁的区域,每天感受新鲜事物,才可能不断用灵感引领创意。
五是城市文化半径。对于文化类企业来说,与城市文化资源之间的距离,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文化企业往往愿意入驻那些紧邻城市文脉中心、或选址在城市文化地标建筑附近的园区,这对于企业品牌形象无疑是十分有价值的。
※存在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园区项目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盈利困难等现象屡有发生。
其中,艺术家主导型园区的弊端在于政府或开发商介入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原有的生态平衡,高涨的房租等导致一些入驻企业的退出,或与创意产业无关企业的进入。同时,随着城市中心城区的不断外扩,政府规划经济用地与文创产业园生存空间持续拉锯。GDP重压下的土地财政向城区周边争地,原有文创产业园的可用范围步步紧缩。部分产业园由于区位受限,难以保证后续发展。
政策导向型园区具有不可避免的劣势,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园区会导致市场的调节作用较难发挥,管理者与企业缺少对话,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同时,由于全部由政府投入建设,并全程监管和运作,对政府的财政实力要求较高。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往往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很少考虑社会效果和文化效果。由于开发商关注的是商业经营的“利润短期目标”,与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从“形成—发展—成熟”的长期目标相矛盾,单纯由开发商来主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片面性和短视性,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迫于资金压力,开发商通常将文化产业的特点用于产品开发和营销包装上,而并非实质性的引入文化产业进行发展,甚至是引进一些非文化创意类企业入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政府的规划和专家的指导。
※专家观点※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吴江波:数量众多的文化产业园区中,有7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不超过10%。
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建立园区不是重复低端产业,而是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文化产业升级。同时要严把文化产业园的审批手续,严格调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数量,杜绝园区建设中出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一哄而上现象。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范玉刚: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多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发展“模式建设,通过政策和财政扶持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源、市场、配套设施等要素在园区集聚,凭着优惠政策招商建园,而不是市场力量自发驱动。
东方意象文创机构总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刘结成:2014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3.0时代,与此相对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进入了3.0时代。在“新常态”的形势下,3.0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都形成了七个新特征,即更加“泛在化”、虚拟园区开始快速发展、国家化探索涌现、与金融合作更加深入、融合化发展加速、众筹园区出现、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等。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朱李鸣:文化产业园区要有“进”有“出”。目前一些文化产业园区有名无实,变成一些地方发展房地产的卖点,此类园区缺少文化内涵,盈利模式也比较模糊,因此建立园区退出机制十分必要。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向勇:文化产业不是一般的经济门类,它以文化创意和版权为核心。因此,发展文化产业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包括区域经济实力、文化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产业发展的配套资源等。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合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更不是随便划块地就能建文化产业园。
※欧美模式※
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聚的形式,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在那里,创意产业园区有旧厂房转型模式、历史文化区延续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但园区能否持续发展,形成方式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园区的发展模式。
以文化为核心
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区,文化艺术氛围比较浓厚,其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是促使创意工作者入驻的主要原因,也是吸引顾客参观、引发交易行为并推动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类园区比较典型的是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迪士尼主题公园等。
以科技为核心
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区,首先根植于园区所在地的科技人才优势,同时又通过其创意活动吸引更多人才。这类园区中以新技术、新媒体、设计服务为创意方向的较多。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正是美国硅谷、加拿大BC省动画产业园区、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最初支撑点。
以城市为核心
综合品牌、宽容程度和经济实力,共同构成了以城市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要素。这类创意产业园区包括纽约苏荷区、法兰克福会展园区、温哥华格兰维尔岛等,集中于艺术展示、时尚经济、会展经济等对环境(包括城市环境和人文环境)要求较高的文化创意行业。在这类创意产业园区,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创意产业园区发育,园区的欣欣向荣又反过来推动城市经济增长。
以产业链为核心
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区,内部企业相互合作、紧密关联,在某个有限区域内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利益相关的捆绑式生存,促进了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能够产生较大的抗风险能力,使各自价值实现最大化。国好莱坞影视制作基地,最初因为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环球等七大影业公司的相继落户,才有了今天庞大的电影园区。
(综合《中国文化报》、《中国企业报》、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等整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文化发展动态和简报”。
欢迎将相关素材和意见建议发送至邮箱:wenhua@ ce.cn。
赠有关领导同志参阅
主编:邹一鸣 成琪 责任编辑:邵希炜 孙萌 联系电话: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发展动态第375期 |
下一篇: 改革发展动态第37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