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党建工作 > 统战群工
统战群工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发布时间:2007-09-07 11:58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07-09-07

    2007年8月24日,在我院离退人员服务处的多功能厅举行了故宫博物院满语学习班的开班仪式。仪式由党办副主任、团委书记汪亓主持。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应邀出席并发表讲话,祝贺满语学习班开班,对团委此次活动给予肯定,对满语学习班寄予厚望,鼓励青年人和故宫职工重视岗位学习,持之以恒,学有所成,报效故宫。学习班任课老师——图书馆的春花同志随后介绍了满语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仪式结束后,春花并为学员讲授了满语学习班的第一堂课,介绍了满语发展的历史。 此次满语学习班由院团委主办、业务联合团支部承办,面向本院团员青年和职工。从策划发起到最后成行,前后历时半年时间。职工报名踊跃,招收的学员中包括团员青年、部处主任及普通职工,共四十人,分布在院办、图书馆、宫廷部、古建部、资料信息中心、文物管理处、文保科技部、工会、展览部、审计室、工程管理处、科研处、紫禁城出版社。该学习班由图书馆善本组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类善本古籍整理工作的春花同志任授课教师,利用每周四下班后的业务时间在报告厅上课。活动得到院领导、图书馆、工会等部门领导的多方支持。郑院长在讲话中表示,开办满语学习班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共青团工作需要和青年人的学习、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学习活动也是团结广大青年团员的重要形式,这对年轻人的成长和故宫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希望满语学习班的开办在故宫的青年人中树立一种学习的风气、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青年人面对很多诱惑的情况下,引导团员青年为搞好本职工作把更多的精力利用在学习上,是值得提倡的。 谈及满文的学习,郑院长指出这既是团员青年的要求,也是故宫事业发展的要求。故宫博物院是个研究单位,研究人员需要通过文物、文献等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能否熟练掌握先后沿用近三百年的清代官方通行文字——满语,直接影响到对满族历史乃至清史、清代宫廷史、近代史、清代文物的研究,对于还原历史原貌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学习满文,掌握满文,最直接的用处就是能够读懂满文档案。满文档案是清代历史文献资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档案不仅与宫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而且是了解宫廷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它是研究清史的头等基本史料,研究清史的一把钥匙,能够读懂满文对于研究清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本院收藏了150万件文物,85%以上都是清宫旧藏。其中宫廷生活用品等很多种类的文物都和建筑、人物以及宫廷里发生的重大事件相互联系。故宫人利用满语这个工具,结合档案与相关文献深入研究,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文物学、建筑学等方面的学术意义。因为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这就是故宫学研究的意义。 郑院长进一步强调,站在更高的点上看,满文既是反映满族历史,记录清代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学习满文的方式加以继承,就是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和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努力学习满文、掌握满文非常重要,这是故宫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故宫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对于团员青年的成长、发展,郑院长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故宫博物院成立至今已经有82年了,其间我们有着很好的学术传统。作为全国学术研究的重地,本院前后涌现过一大批专家学者,产生过众多的研究成果,在文博界的地位有目共睹,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青年人,应该向故宫的前辈学习,学习他们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学术精神。他们的这种精神也是一项宝贵的财富,值得在工作与学习中切实继承与发扬。(故宫团委)